浙江工商局严查车市提车加价加配行为

 对于车商趁新车热销之机的加价销售行为,消费者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对此,浙江省工商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开展汽车消费维权专项执法检查整治行动及汽车销售服务行为专项检查,其中加价销售是其重点整顿的目标之一,那么,你怎么看待汽车加价销售现象的呢?你觉得经销商加价售车该不该受到处罚? [详细]

新车加价何时了?

新车加价花样翻新

从最早的直接加价卖车,到后来的增加装饰、套买配饰等方式,加价购车在这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升华”。目前,最普遍的情况就是直接加价5000元至3万元现金,还有一种加价的方式就是强迫消费者购买装饰。此外,另一种加价手段是经销店强迫消费者在其店内购买整车全险。 [详细]

加价卖车为名 饥饿营销为实

除却由于市场估计失误、汽车厂家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因素外,不少厂家热衷运用其品牌的号召力,制定叫好叫座的惊喜价,并一定程度上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使其品牌得到宣传,赚钱更高的利润。这种常见于新车上市初期的“饥饿营销”策略也是加价提车形成的原因之一。[详细]

产能受限部分是托词

新车加价往往被经销商标榜为“产能受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上周,一家合资品牌车企的营销老总的一席话却道出了加价“真相”:“正常情况下,工厂只要正式投产,产能就可达到满负荷生产状态的80%。尤其是合资企业工厂,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大批量生产根本不是问题。配件供应、生产熟练度等也不能成为产能不高的借口。” [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1.加价提车或变相加价提车是否应受到处罚?
该处罚,加价售车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不该处罚,加价售车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说不清
2.如果购买车型需要加价,您如何应对?
先下订单,耐心等待
愿意加价提车
购买其他车型
推迟购车计划
3.车市存在加价售车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销商囤积居奇,力图赚取高额利润
车市需求过大,生产厂商产能不足
汽车厂商对经销商行为监督不利
其他
 

 

加价售车究竟谁之过?

加价提车 不仅侵权还涉嫌违法

四川省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阙雯律师信心满满地说,买车加价属不公平、不合理条款,属于限制性消费行为,是违法的。《价格法》中就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明码标价……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详细]

整车企业或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徐士英表示,整车生产企业限制转售价格的行为与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不符。整车企业限制销售商的转售价格,实质上是限制了销售市场上的竞争。我国《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详细]

消费者购车需要更理性

“加价提车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买车的人虽然不爽,但这对经销商的销售没有任何影响,影响的只是新车的归属而已。”消费者张先生最后还是选择买下加价车。像张先生存有这种购车心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其实这是消费者购买新车的逆向心理行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存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市场上凡是疯狂涨价的商品,都一定程度地会出现消费者疯狂抢购的行为,因为消费者会害怕价格还会上涨。[详细]

相关新闻

车市火爆催生“加价”怪象

业内人士表示,加价提车现象表面看是车源紧张,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目前国内的车价完全由生产厂家决定,经销商没有自主定价权。于是当车辆旺销时,经销商往往会用“加急费”或“加装费”等方式追逐利润,这实际上变相地提高了车价。[详细]

加价达5万元 “途观现象”凸显市场尴尬

目前各地经销商都对途观实行“加价提车”策略,最高加价金额高达5万元。而且,由于今年的产能问题,很多地方的经销商已经不再接受消费者的订单。从上海大众北京某经销商处了解到途观至少加价两万元是内部的共识,“经销商都指着这个车挣钱呢!”[详细]

网友观点:加价售车的经销商到底该不该罚?

应该

此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虽然说新车加价的现象是市场规律,然而这一行为却是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明确要求商品要明码标价,经营者不得收取没有标明的费用。

 

不应该

加价提车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其实不能怪经销商,加价提车这事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也是消费者购买新车的逆向心理行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存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