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FT中文网,凤凰网汽车现改编如下,仅供参考。
12年前才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吉利(Geely),以18亿美元的出价从福特汽车(ford Motor)手中收购了沃尔沃(volvo)。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它的名称含有“幸运”之意——的收购举措,标志着该公司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它既突显出汽车行业东移的趋势,又表明了中国企业如何进行扩张。此笔交易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要想让收购达成预期目标,吉利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
经营任何汽车企业都需要高超的管理技巧。汽车制造商必须制造出高度精密的产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预计到未来几年的消费者品味。他们还必须应对各种要求苛刻的监管机构,并直面汇率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吉利面临着一个特殊挑战——要在中国产业界声名蒙尘之际,吸纳一个等同于安全和质量的品牌。沃尔沃最大的市场在美国,这里有一些全球最为挑剔的高档汽车买家。面对这个市场时,吉利应当努力在部件及技术共享等领域实现最大价值,同时激发当前管理层的最大潜力。
这听起来似乎是吉利在寻求适当的平衡。吉利希望通过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汽车市场建厂和销售,让沃尔沃这个受人尊敬、但日渐老化的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此同时,吉利计划保持沃尔沃的独立运营,并将其最有价值的工程和研发业务留在欧洲。印度的塔塔汽车(Tata Motors)对其2008年从福特手中收购的捷豹(Jaguar)和路虎(Land Rover),也采取了类似的不干预态度。
吉利已抓住了质量问题这个关键。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最大的挑战,将是经营跨国业务这种关键的“软”技巧。丰田(toyota)是一家自1937年开始制造汽车的行业领军者,然而管理上的失误,使一起严重的产品召回事件扩大成为一场危机。
此外,与国外大多数跨国企业相比,中国的新兴跨国企业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经理人较少。如果沃尔沃管理层仍然被不是中国人的高管所主宰,吉利就更难以评估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吉利承担不起袖手旁观的代价。去年,沃尔沃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出现了3200万美元的税前亏损,同时销售额下降了11%。要想实现到2015年沃尔沃销量增长一倍至60万辆的目标,吉利需要做一个积极的老板,而不能放手不管。(本文来自FT中文网,改编时略有删节)
相关专题: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社评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