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市场价格坚冰或有松动。最新市场消息显示,承接前两个月涨势,中石油、中石化1月份成品油库存再度增加,环比升幅为3%;与此同时,这两大公司的成品油销售跌至1850万吨,环比下降了6%。市场预测,供过于求的大环境极有可能倒逼石油巨头竞相让利销售(第一财经日报2月23日)。
与国内油价松动态势不同,海外原油市场近期却一直保持强势。就在22日,由于市场担忧法国炼油工人罢工可能影响美国市场汽油供应,国际油价又升至每桶80美元上方,市场预期一季度国际油价有可能再度冲击85美元大关。境内外原油与成品油市场的趋势矛盾,值得监管部门对既有的成品油定价体系进行重新考量。
国内的成品油定价体系强调盯住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但却忽视了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国际成品油价格波动受制于诸多因素,与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状况未必吻合,一旦两者之间发生逆向变动,既有定价公式的现实指导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弱化行政干预,国内成品油价格才会向合理区间靠拢。
目前实施的成品油定价完全以海外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波动为调整基础,其初衷就是要让国内外成品油价格有密切的联动,以行政手段实现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对接。殊不知,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不仅包括全球能源市场供求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能源大国的石油战略变化,还会被投机性因素所操控。其中的许多因素都与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状况不甚相关,与国际油价的联动而难以实时有效地调节国内成品油市场。
近年来,随着石化双雄不断扩张炼油规模,成品油产能迅速释放,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炼油国。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特征日趋明显,2009年实际过剩产能已接近600万吨。如若放置于自由竞争市场之中,成品油供大于求必然意味着需求方博弈地位的提升,交易价格将向有利于消费者的一方变动,降价顺理成章。但遗憾的是,我国成品油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格局,且定价体系主要由行政部门掌控,虽然几易其稿、力求公式化,却仍难以充分反映市场信息。去年5月,成都就曾上演柴油批发价暴涨300元,而有加油站却逆势微幅降价促销的一幕。其原因就在于当地成品油市场需求整体疲软,一些加油站不得不“违背”行政定价而为之。其实,如若没有相对僵化的定价机制,消费者或许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应得经济利益。行政力量的过多介入,阻隔了市场自发调节功能的发挥,扭曲了最终定价表现。以此判断,两大石油巨头未来即便因供过于求的压力而让利销售,其优惠幅度也难有大的让渡。
事实上,如若单纯从国内供给成本考量,国内油价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我国原油并不完全依赖进口,2009年原油进口依存度为52.5%。这表明,我国有近一半的原油属于自产,其生产加工成本远低于进口原油。以此看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应该低于国际价格。但事实上,在考虑了税赋因素后,最终的销售价格反而会高于其他国家。据统计,在2006年3月国家对国产原油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之后的三年间,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已分别累计上缴特别收益金1600亿元和530亿元左右。综合来看,中国汽油税约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而通过行政规制的终端油价,垄断油企在实质上将这些税赋全额“转嫁”给了消费者。其结果是,成品油价格承载了较高的税赋,无法反映真实的供应成本,而成品油价又是由行政力量调控的,每次价格上调都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同步获益,价格制定的客观性受到考验。
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日渐明朗化的格局下,如果一味坚持现有公式化定价机制,极有可能起到南辕北辙之效。虽然成品油是国家战略物资,其价格涨跌对GDP等宏观经济数据有着直接的影响,行政干预不可能一下子放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固守当前寡头垄断的供给模式,而现有定价机制也亟待有市场因素渗透,应该尽可能以国内供求关系为基础确定成品油定价水平。对此,行政部门应从价格制定者逐步回归到监督者角色,降低成品油市场的准入门槛,适度放手市场自发调节机制,最终实现社会石油资源的合理配置。
马红漫(上海 财经媒体人)
(新京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马红漫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