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谈德电动车发展的“言外之意”
2010年03月10日 07:20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德国电动车发展的“言外之意”——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专家谈德国电动车发展战略

“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这种做法看似另类,但却全面而稳妥。因为德国明白,这一方案的收获远远超出电动车本身,”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秦玉学说,德国在电动车领域起步较晚,但在该领域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方法上却独树一帜。德国业内人士认为,电动车的发展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这实质上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

“在德国,各方普遍形成的共识是电动车问题不是汽车工业自家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仅仅靠汽车工业本身无法完成此次变革。”秦玉学认为,德国强调“电动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它包括5大环节:能源结构、电力输送网络、充电及相关基础设施、电动车新概念、“新电动经济”的循环发展。这5大环节中,只有一个与电动车本身有关。

根据秦玉学的观察,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正主要在以下8个方面下工夫。

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只是把汽车的环境问题转嫁给了电力企业。所以“电动交通”最根本要解决的是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问题。

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德国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是电网可根据用电需求指导电厂相应地发电。这样就避免了用电需求低潮期的大量电力浪费。

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由德国政府发起的“E-Mobility”项目就促使德国3大汽车厂商和3大电力企业分别配对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实现电动车技术的整体突破。

四、基础设施的革新:由于连续行驶里程的差异,不是将加油站直接改成充电站(或者电池更换站)就可以解决问题。城市内和高速路沿线的充电站(或者电池更换站)网络分布需要科学规划,需要设计联网的充电计费系统。此外,为使电动车长距离连续行驶,需要有快速充电和更换电池的技术,在这些方面,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加紧研究。

五、示范运营:为了收集用户在日常使用电动车时遇到的问题,戴姆勒和宝马等汽车企业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示范运营项目。戴姆勒最先在柏林投放100辆smart电动轿车,联合RWE电力公司在柏林市区建立500个充电站,并在意大利和美国部分地区开展类似的运营项目。宝马则在美国加州、纽约等地开展示范运营。德国企业的示范运营没有着眼于公交车,而是着重于私人用户日常使用的示范运营。私家车示范运营代表了德国厂商对自己产品进入市场的信心。

六、产业化的前期准备——工业标准与产品制式的制定:新技术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各种工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琐碎但又无法跨越的阶段。

七、社会消费习惯的培养和鼓励: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同时德国最大的汽车俱乐部ADAC宣布,自己的会员在一定期限内将获得免费充电的优惠

八、石化产业的转型问题:这一问题涉及的方面更多,遇到的挑战更大。

秦玉学最后说,能源与交通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石,能源与交通的变革也自然属于现代社会最根本性的变革。与其说德国是在为电动车而调整社会的能源结构和交通系统,不如说德国是在借发展电动车这个契机,来完成社会能源结构和交通系统的深刻变革。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班玮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