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二手车市 新模式聚焦“开新换车”
2010年03月10日 09:45上海热线汽车频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根据新浪网近期的数据调查显示:在关于“3.15消费者关注的行业”投票当中,汽车业排名第7。而近日“丰田刹车门”事件愈演愈烈,直接反映出汽车市场的质量保障与维权问题也日益凸现。新车市场尚且如此,二手车市则更是积弊丛生。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交易量的不断井喷,二手车经销商的诚信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二手车交易的核心所在。目前的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尚不规范,二手车质量不透明,特别尚缺乏权威认证,诚信问题也就更加突出,甚至已成为二手车交易中消费者最看重的问题!很多消费者一直对二手车交易存在着很大的顾虑,担心买到事故车、有安全隐患的车、与商家承诺不符的车等等,对二手车商家的不信任是影响当今二手车交易的一大重要原因。

一个典型案例凸现“诚信危机”

一个天津籍二手车主刘洋(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卖车经历。

刘先生有一辆07年银色雅阁[综述 图片 论坛]经典版2.0-A轿车,行驶里程不到3万公里,心理价位16万元。后来与一家二手车经纪公司经过讨价还价,初步达成16.5万的成交价,最终金额还要视最终成交时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最终成交时视具体情况”让刘先生郁闷不已。

经过近半个月的交涉过程,在交易中心交车时,中心突然提出轮胎或钢圈磨损,需要重新更换为借口,要求刘先生换新轮胎,或者从车价里扣除费用。同时,中心提出由于车尾一小处油漆修补后和原厂漆有色差,需要重新全车喷漆,要求刘先生从车价里扣除费用。交易中心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辆车,而这些问题在最初交涉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出来。但是还没完,接下来,交易中心以这辆车有7个月的保险需要补交,要刘先生补交或者从车价里扣除,由中心代办。刘先生当时并不太了解这里面的细节,也就同意了。后来才知道,这几个月的保险其实不用补交,买主在购车之后继续交纳时一样有效的。最后,交易完成算下来,刘先生整整比当初协议价差出了近1万元。费时费力不说,最终还是中了交易中心的“陷阱”。

这个案例当然凸现了二手车市场行业自律和监管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道德约束之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呢?

交易新模式应运而生

最近,以“开新换车连锁”为代表的全新二手车交易经营模式,使人们看到了解决二手车市场诸多问题的一个可能。首先,“开新换车”为客户提供验车、询价、交易的一条龙服务,无需东奔西跑,只要在家一个电话就能全部搞定,大大节省了二手车主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获取海量的信息,根据车况报价获得精准的价格不同于市场的市场价。快速,以最短的时间通过无线技术获得报价。透明真实,二手车商户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各自报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并最终以价高者得得方式获得,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价格的公正公平。;第三,网络的一个优势就在于资讯量大,信息透明,相关法律法规检索非常方便。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在客户论坛及时得到交流和解决,极大地规避了传统交易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各户被盘剥现象的发生。当然,在网络平台之外,“开新换车”还提供各种必要的检测及相关手续的专业服务以保障交易的安全可靠。

“开新换车”这种全新的交易模式为提升二手车市服务水平,优化二手车市资源整合,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适逢“3.15”时期,消费者的每年申诉的问题仅靠发现一个追究一个,究竟何时才能获得解决?在我们继续大力宣传行业自律和监管的同时,像“开新换车”这种经营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二手车市交易安全的弊端,可能更值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行业内部的思考。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