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两会最受广州车友关注的话题是收取“拥堵费”。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正式递交提案,建议在城市中心区开征拥堵费,每车每天至少征收30元。“堵”已成为广州交通每日必上演的现象,百姓在发牢骚,政府在想办法。最让广州车友烦恼的是,广州的交通拥堵情况解决无望,只能想办法“疏”。
该如何“疏”?这成了长期以来压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市民车主心口的一块大石。“拥堵费”是舶来品,是否适用于广州,一直争论不休。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拥堵费征收意味着用车成本的增加,自然是千百个不愿意。
车主声音:别拿“拥堵费”说事
“解决城市拥堵道路有很多种方法,为什么偏偏要用增加车主负担这个办法来作为代价呢?”在友邦保险工作的梁先生开了十多年车。他认为,除了购置税、燃油税、年票、过桥费外,中国车主养车支出非常大,每年还要面对上涨的油价,再开征拥堵费,不仅车主养车费用增加,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下降,相信在一段时间之后,其弊端也会出现——会有越来越多车主宁愿掏钱也要“入城”。
疑:“拥堵费”惹了谁?
广州交通愈见拥堵,“拥堵费”年年提。说得多了,车主就怕这事很快成真。拥堵费,也称进城费,是指在城市交通拥堵时,划定城市最繁华、最拥挤的中心地区,对要进入其中的车辆实行另外收费,从而控制进出拥堵市中心的机动车流量,达到调节交通的作用。“拥堵费”是一个舶来事物,国外如伦敦、新加坡等城市已经向市民收取了拥堵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就本身来说,收取拥堵费并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当“拥堵费”来到国内,市民仅仅听闻有国外专家来进行调查咨询,神经就高度集中,并有大量车主极力反对。
市民反对的理由并不是不愿意交点钱让市区交通更顺畅,而是质疑对于广州这样的城市来说,收取拥堵费对解决堵车有没有效?此外,他们也很困惑,为什么堵车要让车主埋单?
博弈:谁应该为堵车埋单?
有市民认为,广州乃至国内部分大城市产生拥堵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当其冲是汽车保有量增长过快,带来了社会交通、停车等配套设置不健全的问题;其次还有城市规划原因,旧城条件不足无法容纳过快的机动车增长量;同时,公共交通系统不健全,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更造成了市民过度依赖私家车。以上这些城市规划上的缺陷、职能部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车主的过失,却反过来让车主掏钱为此“埋单”,如此做法无法让市民信服。
在中国开车,除了购置税、年票、燃油税等附加费用之外,油费、停车费均是一笔大开支,从中国车主的实际收入来看,养车并不省心。这些附加费用已经进入了城市的财政部门,完全可以用来解决城市的部分交通问题,在这关头,“拥堵费”再来凑上一脚,变相重复收费,怎能不让中国车主的“幸福指数”直线下跌。
利弊权衡
1.疏堵不只是“收费”这么简单
对于有些市民质疑城区交通拥堵是城市行政职能部门没有尽责,拥堵费是将责任“转嫁”给车主的说法,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政法系主任张柱庭认为,车主必然也存在责任,不买车就不会堵。但是车主不愿意交费,职能部门就应考虑民意,合理解决。他认为,减轻城市的交通拥堵,需要多层次多种手段。除了限行等法律方法,还有开展无车日等道德方法。除此之外,适当收费这种经济手段也可以用来调节城市拥堵问题。
对于拥堵费的利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的一位教授向记者举了广州白云机场为例。由于场内下落客停车位收取了高额的停车费,因此A、B区很少出现车辆拥堵情况。同时机场大巴、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系统和网络的配套健全,也让很多市民和外地人迅速地搭乘前往目的地的车辆,顺利疏散人群。这种用高收费来调节流量,收费保证畅通的做法在一定区域内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周边地区的新问题出现,如机场高速路一带,往往可见违章车辆停了一路。这只是用收费来调节交通流量带来的一个负面小现象,但却已经影响到广州所打造的国际都市形象。
2.征收拥堵费,时机未到
“广州目前的交通投入并不具备征收拥堵费的基础。”国内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立场坚定。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也认为,广州征收“拥堵费”的时机远远未到。除了前期的交通路网投入外,征收拥堵费后,广州需要花很多功夫来“挽救”收取拥堵费带来的系列问题。
贾新光表示,新加坡、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是收取了拥堵费,但应该看到伦敦拥有世界最长的地铁系统,全长461.6公里,广州地铁连它的1/4都不到。再譬如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总长3000公里。这些城市发达的公共交通能保证市民快捷舒适地到达城区,所以市民对政府采取的这种“控制私家车进城,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措施表示理解。但就国内来说,广州机动车保有量只有182万辆,上海市254万辆,北京市303万辆;广州的公交车在三座城市中也是最少的,上海1.7万辆,北京1.9万辆,广州只有0.9万;广州有1.8万辆出租车,上海则有4.9万辆,北京有6.7万辆;广州轨道交通有116公里,上海263公里,北京142公里。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广州甚至是落后的。向车主征收拥堵费,并不是合适的时候。
3.限了“私”,“公车”怎么办?
按照提案,收取拥堵费的主要对象是私家车。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未必合理。目前广州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多在城市中心办公,公车数量不少。有市民认为,在仍有大量公车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征收交通拥堵费将会形成道路资源利用的不公平。一旦对私家车收取交通拥堵费,那么公车就容易变成马路上的“特权阶层”。反观国外,伦敦、新加坡、东京等城市的道路上,单位公车的比例相当小。如果因为征收道路拥堵费让私车背上沉重的负担,而公车就成为了因“收费”控制交通流量后,享受相对宽松的路面的特殊一族。
广州交通疏堵六大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建议: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是很多市民买车的理由。超过一半的市民购车,仅仅用来上下班。市政府应加速并加大地铁、公交车网络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目前广州公共交通系统存在不少问题,如地铁3号线过于拥堵,出租车高峰时期不好乘,BRT公交系统搭乘不便等。如能让广州的公共交通在票价实惠基础上,搭乘舒服、便捷,上路的私家车数量自然能得到很好控制。
2.完善停车场配套设施
建议:很多内街小巷的交通堵塞,多半由于道路上车辆乱停放,行车道被占所引起。除了因为市区停车位不足,被迫路边停放外,停车场的科学规划和乱停放车辆的管理也应该加强。广州可以在地铁沿线建多一些立体式停车场,方便市民转乘。
3.灵活地考虑单双号限行
建议:相对于收取拥堵费,很多车主更能接受单双号限行,毕竟前者需要多付出真金白银。其实,逢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国际大城市实行“单双号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已成惯例。2010年广州亚运会实行单双号限行后,可以在日后灵活地考虑单双号限行的举措,譬如在一些中心城区的路段率先试行。
4.不鼓励购买“大车”
建议:城市面积有限,道路资源也有限。市民过度追求大车,不仅道路容量变局促,就连停车场也不够用。更何况大车伴随着大排量,对城市的污染可见一斑。政府除加强引导市民购车消费观念外,可以加大购买“大车”的门槛。
5.适当给自行车留一条道
建议:从广州诸多主干道限行单车开始,广州几乎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但是从广州多条道路的情况来看,自行车的上路量并没有减少多少。这就导致了自行车不得不与机动车争道,道路交通更加混乱,继而增加拥堵的几率。建议部分道路重新开设自行车道,严格禁止自行车驶上机动车道。同时,在地铁、大型公交车站等转乘点,增设自行车停车区域以方便市民。
6.转变用车习惯 奖励少开车者
建议:在国外,私家车往往担当休闲生活的交通工具,而不是日常出行工具。国内大部分车主仅仅为了上下班方便就买车。对于这种状况,政府除了健全公共交通系统,有关部门、媒体有责任宣传和改变市民用车习惯,如短途不开车等。
也可以适当对每周少开车的市民进行补贴奖励,如每周行驶距离低于一定里程数,补贴一定停车费或油费等。以此鼓励大家买车后将车用在适当时候。
文/邓莉 图/杨勤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