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加价史批判 解构一段倒退的历史(8)
2010年04月20日 16:38汽车时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加价销售成中国车市最大毒瘤途观[综述 图片 论坛],车市加价终结者?中国汽车加价编年史:十大加价车型从怪象到毒瘤 中国汽车加价销售的三个历史阶段本报调查:还在加价的28款车型本报剖析:加价提车的四种方式各方声音是谁在为加价行为撑腰

尚酷[综述 图片 论坛]评:

是谁在为加价行为撑腰?

本报记者:眭实

是谁在为汽车经销商的加价行为撑腰?有以下答案,请大家参考。

1.钱,暴利。

这不是一般的钱,这是暴利。虽然明知道“加价提车”这种行为有多么丑陋,明知道“加价提车”这种行为对消费者有多不公平,但是看在钱的份上在还是昧着良心挣吧,反正没人管得着,管它光彩不光彩。

2.车厂。

几年前,车厂一旦遇到经销商加价销售行为,至少在表面上要站出来说:“我们坚决反对”、“我们坚决查处”,虽然事实上没有哪个加价销售的4S店真正被厂家“严厉制裁”过;而现在,厂家对4S店的“加价提车”更是采取沉默态度,甚至人为地进行所谓的“饥饿疗法”、“饥饿营销”,造成“这车很紧俏”的假象,让经销商有借机提价的机会,这点原因我们在前文中就提到过,加价毒瘤让人产生误区:“加价就好车,不加价就是不好的车”,于是,厂家方面通过“加价”宣传车,4S店方面通过加价谋取暴利。

另一方面,厂家表面上与加价销售没有干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才是加价销售的源头或者始作俑者。推行代价高昂的4S销售模式,将建店压力转嫁给经销商;有些甚至本身就在加价销售中获利——所以说,厂家并非如他们所言的那么清白无辜,他们对加价问题难辞其咎。

3.消费者自身。

国内消费者普遍存在两大弱点:一是盲从,二是软弱。加价销售的“紧俏”车型真就那么好吗?殊不知这种紧俏车型往往是人为制造的假象;面对经销商的这种行为,消费者难道就不能抵制吗?即便不抵制,也要懂得“用腿选择”呀!

4.相关监督部门。

“加价销售涉嫌违法”,已经说了多年,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是“涉嫌”,为什么从来没有下一步的行动。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