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汽车儿童座椅行业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大量劣质产品充斥市场
6月1日原本是《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预产期”,但就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的最新信息来看,这一中国首部有关儿童安全座椅的国家标准可能延期到明年出台,目前仍处于审批阶段。
国标缺失意识淡漠
儿童乘车安全堪忧
据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介绍,《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主要包括儿童座椅在整车中的固定和连接方法、儿童座椅的结构要求以及儿童座椅总成的性能和试验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将明确规定,儿童不应使用成人安全带,成人安全带扣和儿童约束系统的带扣不能通用。这也就意味着,标准实施之后,所有乘用车型都必须强制配备儿童座椅的专用接口。
不过,强制配备专用接口并不等于必须安装儿童专用安全座椅。
据起草方中汽研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有关人士透露,目前这一法规只是一项技术标准,限制的只是产品本身,对于司乘人员是否使用并无强制约束力。
“我家是2007年买的车,应该不会要求再换个儿童座椅的专用接口吧?”家住北京昌平区名佳花园的高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觉得有了专用安全座椅会更安全,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购买的计划。她告诉记者,两岁的女儿从未使用过安全座椅,而且经常被大人抱着坐在副驾位置上,还有几次单独坐在副驾上,“我家亲戚的孩子已经快10岁了,也从来没用过安全座椅。不过只要孩子在车上,我们的车速一般都会比较慢。”
高女士表示,自己曾经萌生过购买安全座椅的念头,但孩子比较调皮,担心她不愿意被束缚在座椅中,即便她接受,自己在前排看不到她也不放心;再加上儿童安全座椅通常体积都比较庞大、很占空间,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又价格不菲,孩子长得快,如果备上三个大小不等的座椅成本也比较高,“就这么犹豫着孩子就长大了,如果不是强制性的,我可能也就不会买了。”
本报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在北京天通苑小区某一角落停放的30多辆私家车内,没有一辆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在随后的走访中,与高女士持相似观点的车主为数颇多。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王宏雁教授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儿童搭乘车辆出行时,一般单独乘坐或由家长怀抱乘坐,车内提供的安全带装置并不匹配;一旦发生车辆猛烈碰撞或侧翻事故时,儿童身体受损害或死亡的几率非常高。而那些原本用于保护成年人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瞬间就可能化身为残酷的“儿童杀手”。
良莠不齐销售遇冷
安全座椅处境尴尬
据我国交管部门统计,在中国,每年有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相关信息显示,目前中国车主安装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极其少见,甚至低于0.1%。相形之下,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颁布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法规和儿童安全座椅标准。早在1995年,美国儿童乘车约束系统的装备率就已经达到90%左右。
信息显示,一般汽车使用儿童安全装置,可以将儿童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一个坐在后方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孩子比没有防护的孩子在事故中安全脱险的机会高96%。而具备标准化的儿童安全座椅安装方式,更可将0—4岁儿童的严重伤亡(尤其在颈部)降低22%。但并非所有的汽车安全座椅都能为儿童带来相应的保护。
“基于标准的缺失,即便有些儿童安全座椅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如果汽车上没有专用接口也无法安装,为省事,多数企业生产的都是绑带式的儿童安全座椅,但这种座椅稳固性要差很多。”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缺失相应标准和法规,造成目前中国的汽车儿童座椅行业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大量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即使有意识的消费者买了汽车安全座产品,也往往是不合格的。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往往起反作用,加大伤害程度。”
价格和质量的混乱也加剧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在我国市场上的尴尬情境。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儿童安全座椅主要包括反向安装的婴儿安全提篮、儿童汽车安全椅和车用增高垫。在婴幼儿用品专卖店中,德、意、美、日、韩等国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品牌均已进入市场,其中不乏由本土企业代工者,但基于其相对高昂的售价,销量并不出色。而本土品牌同样也未有上佳表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