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态度模糊
对于日前一桩接一桩的绯闻,之前曾明确表示销量超过3万辆以后就考虑国产的斯巴鲁中国却打起了太极。
早在去年7月份,有海外媒体报道,随着中国市场对SUV车型需求的增长,富士重工正在考虑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斯巴鲁品牌的车型。
斯巴鲁品牌在国内的三大区域代理商之一,庞大汽车集团也一度传出想将斯巴鲁车型引进国产的消息。
前不久,斯巴鲁中国将其零部件价格全线下调,降幅高达40%。这被认为是推动销量,为国产化铺路的重大举措。中冀斯巴鲁公司总经理李金勇在重庆车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3年内,斯巴鲁将选择一款目前热销的车型进行国产,并建立配套设施,国产后的车辆售价和零配件价格,还将有下探空间。”这一表态更是将斯巴鲁国产的传闻推向更高峰。
但是,对于这些并非空穴来风的传闻,斯巴鲁中国的人士却不愿表明态度。
在 “2010年斯巴鲁生态环保之旅”启动仪式上,斯巴鲁汽车市场企划部部长高桥一哉谨慎地表态,斯巴鲁国产目前并没有明确时间表。“如果今后的销量还会持续上升,我们当然会考虑国产,并且这也是决定斯巴鲁是否国产最主要的因素。不过,国产一事最终还是要总部来决定。目前我们没有接到任何这方面的通知。”
在记者的追问下,高桥一哉也透露,确实已有中国的汽车厂家在找斯巴鲁商谈合资一事。但他并没有透露有哪些厂家。
二线品牌合资路
虽然尚无明确时间表,斯巴鲁国产已经在有意扩大乘用车业务的国内企业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富士重工手中的四驱驱动系统、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还是有不小的新引力。而品牌知名度不高也很少做品牌推广的斯巴鲁品牌,也正是靠着独特的技术、出色操控性与亲民的价格,在进口车市场取得高增长。
曾志凌认为,目前国内追求操控性的车型越来越多,会对斯巴鲁这样的进口车造成挑战。斯巴鲁品牌并不是高端品牌,不需要太担心国产化后价格降低而造成的品牌困扰。而且在SUV领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对于那些错过与一线大品牌合资的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合资对象。
但是,也有人担心斯巴鲁国产后品牌特色丧失的问题,一直以来,斯巴鲁是靠着 “进口车、操控性与亲民价格”这样的旗帜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给那些想要进口车的品牌与操控性,但又无法负担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的消费者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自斯巴鲁国产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有关斯巴鲁的论坛内,已经有用户担心:“国产斯巴鲁还能叫斯巴鲁吗?”
对于富士重工来说,重新在中国尝试合资也并非容易的决定,需要克服上一次并不愉快的合资经历留下的心理阴影。早在1992年,富士重工就与军工背景的贵航集团,将旗下的畅销的微型车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引入国内,在首战不利后,富士重工又加注投资,投资4.5亿元入股贵州云雀,并直接派驻经营管理人员到贵州云雀。无奈这些努力并未改变贵州云雀销量不振的局面,2002年,富士重工选择退出贵州云雀。
有了上一次失败的经验,富士重工在此次合资对象的选择上当然会更加慎重。选择借道丰田与一汽的合资企业,无需走中国政府的新合资项目立项的审批流程,而且可以借助丰田、一汽两大巨头的资源优势,投入也小,能较快实现斯巴鲁的国产。
但也有弊端,借道一汽与丰田的合作关系,斯巴鲁无法在合资公司中占50%的比例,如果只是以技术转让或部分入股的方式国产,未来斯巴鲁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有限,难免受到牵制。马自达在与长安、福特三方的合资公司中的弱势地位,以及三菱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中面临的尴尬,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
如果选择与江铃、北汽等企业新成立股比对等的合资公司,在政府主管部门严控产能扩张、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合资项目的情况下,合资企业审批难度比较大,即便获得审批,也要从头做起,打造自己的采购生产体系,销售渠道也需要调整。这些都意味着更大的投资与风险。
对于富士重工与斯巴鲁品牌来说,是以较小投入,借助一汽与丰田的合作引进一款车型探探路,还是一步到位,大投入成立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这是一个问题。 12 上一页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综合报道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