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避开长安 翼虎或落地江铃汽车新工厂
2010年07月10日 16:04中国经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失语”许久的江铃汽车(000550.SZ),最近一下子变成了业内热点。先是有消息说,国产路虎捷豹将落户南昌;随后又传出斯巴鲁将牵手江铃的消息;而最新的信息显示:福特将向江铃导入一款SUV车型,最迟会在2013年上半年投产。

对于最后一则消息,江铃以上市公司公告的形式进行了披露。2010年7月2日,江铃汽车发布了名为“小蓝基地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江铃汽车将自筹资金21.33亿元(约合6.5亿美元),用以投建年规划产能20万辆(最大可扩充至30万辆)的小蓝新工厂。

事实上,就在这则公告发布前一周左右,业内已传出福特旗下SUV车型翼虎将在江铃汽车新工厂生产的消息。但在这则公告中,却没有对此进行任何说明性的澄清,只是模棱两可的表示:“新工厂将投产江铃品牌、福特品牌轻型客车、皮卡系列及SUV车型”。

显然,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江铃汽车某高层关于“(江铃汽车和福特之间合作)还没有最后定调(即最后签署协议)”的说法。但这位高层随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说,江铃汽车看上的不止是福特翼虎这一款车型,还对福特另外几款车型“感兴趣”。

但问题随之而来。最近频频表示将和长安缔结成为“战略联盟”的福特,缘何避开长安,与江铃汽车私下里搞起了“小动作”?

江铃汽车是江铃控股占41.03%股份的上市公司,福特汽车持有其30%的股份;而江铃控股又由长安汽车和江铃集团各出资50%组建而成,因此,在江铃汽车里,长安只间接持有20.5%的股份,不具备太大话语权。而福特却借此绕开长安,与江铃汽车“眉来眼去”。对此,长安汽车一位高层人士表示:“我们根本不知道有此事,也没有参与过。”那么,福特的“小动作”究竟意欲何为?

江铃与福特的合作肇始于15年前。1995年,江铃汽车以发行B股ADR存托凭证方式,在业内第一家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福特汽车。1998年江铃增发B股,福特的持股份额从20%增加到30%。同年,以技术引进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福特全顺商务车在江铃下线。

但在双方合作初期,全顺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期间,还曾传出福特因对江铃不满而欲抽身的消息。江铃与福特关系直到2004年底长安重组江铃后,才发生了些许改变。

但这并不是福特向江铃汽车导入新车型(前期为SUV)的根本原因。其背后,是福特谨小慎微而又心态复杂的在华投资战略。

福特“胆小”——尤其是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业内已成共识,否则其长安福特第三工厂也不会迟迟等到2009年才开工建设。在车型引进上,福特同样如此。与长安合资近十年中,福特仅向合资公司导入了四款车型。而早于其4年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的通用汽车,已为合资公司带来了十多款车型。

但谨慎的福特这一次却从江铃汽车身上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江铃汽车有很强的自主生存的意愿,因此,寻求“老朋友”福特的帮助,迅速做大做强自己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以技术转让的合作方式也让福特尝到了甜头。据江铃汽车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江铃汽车承担的用以支付给福特方面的技术许可费为3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61万元)。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辆全顺,江铃方面将向福特支付单车净销售额的2.6%作为技术许可费。

此次福特翼虎落户南昌,很有可能将继续沿用这种合作方式。“这次福特和江铃的合作,是在双方既定的业务领域内进行。”前述江铃汽车高层如是表示。这可以理解为双方仍将沿用原有的合作模式,也可以理解为福特此举并未“越界”。

如此,一贯奉行谨慎投资策略的福特,既没有“得罪”长安,又满足了江铃方面对车型的需求,而自己也可继续通过技术转让的形式“坐地收钱”。或许,这才是福特“小动作”的真实原因。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综合报道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