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人可以胜人
2010年08月16日 15:41汽车商业评论 】 【打印共有评论0

“你说人定胜天,这可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人可以胜人,你必须要把自己做强,这样你才能够去整合,你才能在未来生存”

ABR记者葛帮宁

寻找短板

《汽车商业评论》:您曾经向您的部下推荐过一本书《这是你的船》,是不是因为这本书给过您什么启示?

任勇:每年我们都会集中高管,寻找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短板,制定突破性课题。今年的主题将围绕100万辆目标展开,对照行业标杆,看我们有哪有短板?如何在价值链上做到领先?然后,组成跨职能小组解决专项课题。

推荐这本书的背景是2009年7月的中山会议,我们开展了“重温行动纲领,再攀事业高峰”活动,当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起来后,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和苛责文化有所抬头。我们的干部不是流程的拥有者,而是做事的推动者,组织、流程无大问题,关键是其中的人以什么态度做事。

那次会议,我的发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荐这本书,强调一种共同的做事文化;二是强调既要发挥大公司的优势,又要保持小企业的灵活,不要从成长期过早地进入成熟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对您来说,100万辆又是另一个高峰。

我们一直在不断超越。最初我们起家创业时,我记得原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做卡车是小学生水平,做轿车是大学生水平。因此,每个企业搞轿车都要大投入。但我们当时只有2300万元,连做一个零部件的本钱都不够,因此我们想到了资源整合。

简单说,我们知道用什么样的商业方式去把别人的能力借为我用。所以,当别人花100亿来建厂,我们却把钱用到研发和营销上,工厂因为是租借,投入算零头,这样拉起了一条曲线。什么概念?别人是制造投资最大,研发和销售最小,我们正好相反。

我们一直在以一种超越的模式发展:从几千辆起家,到6万多辆,接着合资,扣除2004年磨合期外,其他基本都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也因此,做到6万辆时,我们想到30万辆;做到30万辆时,我说,我可以交班了,休息休息,但又说要挑战50万辆,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去年我们超过了50万辆,又确定了100万辆目标。

今年是东风日产的厚“基”薄发年,我们希望可以根据100万辆的事业规模,寻找并补足不到位的地方。

东风日产一般都以整体形象示人,产品类广告做得较少,这种思路怎么贯穿下来的?

对于一个新品牌,如果顾客没有感受和体验,你说品牌就很空。早期,我们通过导入天籁[综述 图片 论坛](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让顾客真切感受到日产技术,并通过先进技术来满足顾客需求,使之对日产品牌产生亲近感。

之后,我们再对日产品牌进行塑造。假如你一个个产品去打,你有多少钱?顾客体验建立后,通过对各种产品的认知,再把品牌提炼出来,让顾客接受,从而形成对品牌的认识,再从这个认识延伸到对所有产品建立这样的美誉度。去年我们称之为品牌年,东风日产的品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

通用借用别克雪佛兰品牌来进攻市场,日产的品牌相对单一,您认为如何在品牌之间做差异化?

这一块其实做得最好的是标致-雪铁龙,在同一个平台上,有时尚,有运动,然后再来区分两个品牌的不同个性,去争取不同的顾客。同样的一个平台,标致一个,雪铁龙一个。通用的打法,走的是一高一低路线。

其实日产和雷诺联盟后,共享平台,共用研发资源,规模效应为降低成本带来好处,只是目前雷诺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还看不出效果来。

从东风日产先后上市的8个产品来看,引进时遵循了一条什么样的原则?

从打造品牌角度讲,我们希望从高端引进。所以,在天籁身上,东风日产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天籁,使消费者对日产品牌有了更多认识。接着就是阳光和颐达[综述 图片 论坛](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骐达[综述 图片 论坛](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在东风日产整个产品线里,份量最大、销量最大的车型,一是tiida,二是MARCH。

2003年东风跟日产谈全面合资时,就已经把2010年的产品谈完了?

没谈那么多,当时谈过D级、C级和B级车。东风日产合资起步晚,希望能比别人发展更快些。在产品布局上,我们希望市场销量大的区间都有产品,所以合资时就把天籁和TIIDA都谈了,也谈过第二代MARCH。

但大家也知道,越是小车越难做,因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比做大车更苛刻和挑剔,所以把一个小车真正的性价比做出来,把价值做很高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我们就是因为国产化达不到,成本下不来,就把MARCH暂时放下。现在我们控制成本能力增强,再做MARCH就水到渠成。

先把自己做强

《汽车商业评论》:在华南市场上,大众已经布点。北汽也将在华南布点,并为其整体上市做准备。东风日产是否做好了迎战准备?

任勇:过去我们说汽车产业是规模经济,规模到多少最合理?这种规模经济其实也有边界,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边际效益就会递减,这时候就可以让新的竞争加入。大众在长春的合资厂规模是100万辆,因此它需要建新基地,去贴近顾客,贴近市场,这完全可以理解。而北汽要完成扩张,如果靠自己建厂,可能太慢,有机会的话他就会去兼并重组,这也是客观规律。

我曾经说过,像去年这种野蛮生长阶段,各厂家都在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做扩张,所以,今天比亚迪说要做80万辆,明天这家说要去收购哪里,后天那家说要去扩大产量,每个企业都有扩张冲动。

但我们一定要清醒,你的野蛮生长要和消费者的理性化相吻合,你的经济规模要和客观规律相吻合,这种形势下,汽车产业必然会转到一个向优势企业和强势企业聚集的状态。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要把自己做到最强,这个“强”表现在各个价值链和各个领域。

你说人定胜天,这可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人可以胜人,你必须要把自己做强,这样你才能够去整合,你才能在未来生存。因此,前两年我们一直在控制产能。像2008年8、9月份,别人都放假停产一个月,但你知道吗?我们是要求员工放弃星期六来加班生产,所以我们是当年惟一不调生产目标的厂家。

有时,我也在想,按照2008年这种趋势,2009年时我可以去做一些收购,这本来也是我的长项。结果2009年猪都飞上了天,所以2009年,我说很郁闷。

是因为没去收购?

不是。郁闷的是产能不足,我们仍然保持增长,但在挖掘产能极限方面费了大工夫。然后所有的机会都没了。但是对于重组收购,我们还在预测。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化,这种客观规律肯定会发生,关键是自己首先要做好,不用太去为规模之类的事情操之过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从市场分布看,东风日产目前的短板在哪里?

主机厂放在哪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是有好处的。比如我们在华南市场,市场份额就接近17%。从“1+1”活动效果看,即当地的天籁上牌量和全车系总量都要占到行业第一,其覆盖的城市主要也在南方。相反,我们在华东市场最弱,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就想怎么去做好华东市场,把在华南市场取得的成绩复制到华东市场上。

实际上,你看东风日产的车型都比较慢热,它在行业里可能不是排在第一,但肯定是排在前三位,所以整体加起来的合力就很大。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讲,东风日产产品体系最全,但到现在为止,我们也就是3条生产线,8个产品:花都工厂2条线,襄樊工厂1条线。你再看看行业里排名前十位的汽车厂家,随便一数都有十几个产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