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事件给国内汽车市场敲响警钟
2010年02月11日 11:53汽车行业竞争情报及分析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期,丰田汽车公司因大规模汽车召回遭遇滑铁卢,在业界掀起了巨澜。2009年11月,丰田汽车因汽车脚垫问题在全球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2010年1月21日丰田宣布,由于油门踏板存在质量问题,将在美国召回230万辆丰田旗下品牌汽车。2月5日,丰田宣布在俄罗斯召回16万辆汽车。2月7日,有消息称丰田已经决定在日本市场召回混合动力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车型。另外,丰田将在美国开始修复普锐斯车型的刹车问题。

据称,目前丰田召回的汽车总量已经超过700万辆(不含重复计算),成为汽车召回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受“召回事件”的牵连,丰田1月份的销量已降至11年来的最低水平。以北美市场为例,1月丰田北美新车销量仅为9.8万辆,同比下降15.8%。丰田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下跌至14%,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创4年来的占有率新低,同时丰田还时隔7个月被福特赶超,占有率跌至美国第三。

一度是全球质量标杆的丰田正在付出惨重代价,但事故原因却并不简单,远非配套商质量失控可以解释。事实上,一向以精细著称的丰田出现如此重大的疏忽,其超速扩张很可能是根源之一。当丰田超越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企业时,隐患已在酝酿。作为管理能力与生产规模脱节的证据之一,丰田近年来的质量事故并非仅在北美,在增长更快的中国市场同样频频发生。从2005-2008年,丰田在华生产的皇冠[综述 图片 论坛]、锐志[综述 图片 论坛]、卡罗拉[综述 图片 论坛]、威驰[综述 图片 论坛]、花冠等车型都先后经历过召回,近期的汉兰达[综述 图片 论坛]风波也没有完全平息。

自汽车诞生以来,汽车工业经历了从单件生产到规模化生产,再到精益生产甚至智能化生产的不同阶段。这些对于制造方式的改进催生了组件的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对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能力,构成了不同时代伟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1931年,在庞大规模的需求下,福特诞生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而1937年,斯隆则因为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引入事业部制;到了上世纪[综述 图片]70年代,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确定了一种以销定产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成为汽车工业史上的经典,并且广泛被后来者所借鉴。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丰田在北美保持了每年新建一家工厂的扩张速度,与其说丰田对于北美市场的深度充满信心,不如说这种信心来自于对于技术的自信。作为优质、低价和零库存的标志,丰田对于生产质量的重视可谓立身之本。生产过程中近似于刻板的工业化,才是丰田最可怕的竞争力。

但是在丰田汽车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扩张加速的同时,精益体系、精益人才却跟不上。随着丰田市场开拓范围加大、原有的精益人才退休、新的精益人才还未培养起来等原因,丰田这个曾经的精益大本营,实际上现在非常缺真正能做精益的人才。由于扩张过快,一些人被迅速提升到关键岗位,但他们并没有全部准备好。这一切使得丰田根本的竞争力被动摇。对比而言,对规模的追求同样也是通用汽车破产重组的罪魁祸首。

对于国内汽车工业来说,将此理解为个案或区域事件,很可能没有吸取到最关键的教训。当前全球汽车业都面临市场萎缩、竞争加剧而能耗要求提高的复杂局面,迫使一些企业采取了追求规模扩张或新兴技术的策略,以求在不稳定的市场中生存。然而汽车生产的制造业本质永远不会过时,偏离这一本质的成本削减行为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丰田召回事件正在为中国汽车业提供最佳案例。因为在经历了2009年的销售狂热之后,对中国市场的过度看好可能使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被削弱。

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正在进入第二轮快速增长期,未来15年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虽然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与海外汽车巨头相比,国内企业的制造业基础更加薄弱,工业化精神欠缺,配套零部件也不够健全,一直是质量问题的温床。当汽车购买需求处于初始阶段时,这些缺陷或可以暂时掩盖。一旦进入平稳增长期,前期扩张过快导致的管理、生产、配套隐患就可能爆发。在集中度更小、品牌号召力更弱的国内市场,类似事故对企业的打击更加严重。(AYY)

相关专题:

丰田召回引发“多米诺”效应

相关报道:

神话破灭代价惨重 召回事件令人质疑丰田模式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加拿大人对丰田仍有信心

“刹车门”还没完 丰田畅销车又遇“跑偏门”

丰田努力重拾消费者信心 称“丰田车安全”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