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团队由吉利集团大项目组负责人张帆牵头,张帆此后频繁来往于伦敦和香港之间。伦敦是收购前沿阵地,香港是弹药库。通过沃尔沃概念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拉抬吉利汽车的H股股价,为收购筹集更多资金,是张的工作重心之一。
2009年4月,福特首次开放数据库,项目团队阅读了6473份文件,通过10多次专家会议,2次现场考察,3次管理层陈述,吉利收购团队开始真正了解沃尔沃状况。针对福特起草的两千多页的合同,进行了1.5万处的修改标注。
与此同时,吉利的收购进展报告上报到了发改委。因为收购动用了国有银行资金,李书福一度担心因为对吉利不了解,而影响对收购的评估。所以在报告中,李书福重点谈了收购对中国汽车的产业意义和后续的盈利信心。
2009年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这一天,李书福真正走上了破釜沉舟的一步。当时在吉利内部会议上,李书福感慨:“我这次是把身家性命全压上了!”
中行和国开行的贷款,只能解决沃尔沃收购本身和初期的运营资金问题。李书福需要在股权结构上注入更多国际化概念,来吸引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关注。吉利正式提标后两个月,李书福拉来了美国投行高盛入股吉利,吉利汽车在港交所的股价,从1港元左右8个月之内,一路飙升,突破至4港元。
随着收购谈判深入,李书福在国内的筹资行动也越发频繁。据投行界一位资深人士透露,近一年多以来,李书福接触了包括中信资本、鼎辉、联想控股等在内的国内各大PE(私募股权投资者),以及渤海基金这样的政府基金。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李书福说服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主要靠两个概念。一是中国制造,另外一个是中国市场。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制造同时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对于汽车业而言,“中国概念”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概念。
去年11月,李书福曾邀请柳传志等多位国内企业家造访吉利。而柳传志早在三年前,就对联想控股制订了明确的投资方向——传统制造行业。
李书福猜想2015
负责沃尔沃项目海外运营的沈晖,接下来将更多呆在瑞典。正式签约后,吉利将立即成立沃尔沃项目接受及筹备管理办公室,在为期6个月的接受过渡期内负责与福特交接。吉利万源将以沃尔沃汽车母公司形式出现,下设金融、风险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等部门。
吉利万源将通过在瑞典设立一家全资的特殊目的公司(SPV)来持有沃尔沃汽车股份。同时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签订贷款协议。
李书福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吉利之所以收购这家北欧公司,首先是看中了其核心资产和技术概念。为了实现沃尔沃收购尽快盈利,李书福已经提前设计了一个五年规划。
为了控制成本,吉利并购沃尔沃后,中国采购比例每年将提高8%,5年后超过40%,以便5年内降低采购成本至少12亿美元,零部件出口每年带动40亿美元。沃尔沃尽快国产,是李书福实现短期盈利的主要手段。李书福规划的未来沃尔沃北京基地,生产规模是年产30万辆整车,全球未来5年内,产销规模要增加到年产90万辆。
完成交割后,沃尔沃研发总部仍将留在瑞典,但在中国将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聘请来自沃尔沃公司和中国本地的工程师,通过两个研发中心实现全球化开发。并且开发跟宝马7系[综述 图片 论坛]、奥迪A8直接竞争的沃尔沃S100车型,以提高高端车市场占有率。
通过这一系列安排,洛希尔银行根据各项经济指标,给李书福做了一个项目收益预测——2011年可实现盈利,2015年实现息税前利润7.03亿美元。这一预测是否准确,有待时间检验。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徐锋
编辑:
zhangya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