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能源顾问:成品油调价周期缩为15天比较合适(2)
2010年02月02日 16:30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微调始因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实行1年多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调整了9次,其中“5升4降”。

有分析认为,新机制的确定让成品油调价频率逐渐趋于稳定,总体上来说,保证了炼油能盈利,但业界一致承认目前机制存在“国际油价动、国内成品油价不动”、“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成品油价却上涨”等尴尬局面。

“发改委在执行成品油调价时,除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还同时考虑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供需平衡、炼油企业的盈利水平、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社会公众的舆论压力等因素,在调价时间和调价幅度上存在‘追跌不追涨’的特点。”湘财证券研究报告指出。

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调价时间和调价幅度两方面。

从2009年调价时间来看, 7月29日和9月30日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距离前一次调价的时间间隔基本为22个工作日,而9月2日和11月10日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距离前一次调价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5和26个工作日(11月10日调价的时间间隔除去国庆假期)。

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幅度基本与原油基准价格的下跌幅度一致,但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幅度与原油基准价格的上涨幅度相比,则往往不到位。

“特别是2009年9月份的2次调价,由于国庆长假因素,月初上调时间延后而且调价严重不到位,月末下调则准时而且调价到位,直接导致8-10月份的炼油毛利大大压缩,中石化8-10月份的炼油业务处于亏损线附近,直到11月10日的上调才稍微好转。”湘财证券研究报告称。

据了解,去年年底,在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一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曾组织石化双雄与业内专家座谈,涉及关于22个工作日是否过长、国内油价可调整的表述是否过于透明等多方面的问题。

两大巨头在会上认为,现行办法使成品油调价机制过于简单、透明。在22个工作日调价间隔机制下,贸易商往往能提前预测到国内成品油价走势,从而导致投机、囤货等现象在各地频频发生,不利于整个油品市场秩序的稳定。他们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模糊化处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包括重新调整国际成品油价格计算方法、启动调价的涨跌幅度等。

但两大石油公司这一建议并未在业内获得广泛认同。

一位与会专家对记者表示,“现行机制的透明度就比较合适。一旦重新模糊化以后,连投资人都会弄不清状况,反而会使外界猜测更多。”

上述专家称,“两大石油公司现在已经被说服,现在已经没有再这么提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2010年国内油价或首次调整

相关报道:

国际油价下行迫使中石化降价 北京93号油降五角

发改委拟调油价管理办法 称为社会减负400亿

国际油价大跌 国内油价与机制调整恐双双落空

林伯强:油价改革要考虑国内通胀承受力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