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良好的态势,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增长速度在2008年和2009两年中虽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进一步演化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的压力也随着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是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从而达到作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
在零部件细分行业中,发动机、底盘、轮胎、汽车电子等行业都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对零部件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投资的资金总体流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零部件系统化产品上:一是发动机类零部件。以发动机总成、活塞及活塞环销类、散热器类企业为主导,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总成及电喷系统类产品。二是底盘类零部件。以变速箱及齿轮、制动系统类和减振器类企业为主,其中底盘总成的资金流向相对较高。三是橡胶、轮胎和塑料等非金属件及铸锻件类零部件。四是车身内饰件类零部件。其中,空调装置及暖风机类、座椅及调角器类企业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五是汽车电器类零部件。
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我国零部件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截至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61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基本上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浙江省共有1279家零部件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0.82%;企业数量前六位省市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北、上海和广东,这六个地区企业数量共占全国企业数量的57.96%。
虽然我国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看,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诸如低效率的结构性等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总体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减振器、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步阶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