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态势解析
2010年04月21日 08:36慧聪汽车配件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达到了1368万辆,中国从最初的1956年1656辆发展到现在,从改革开放1978年14.9万辆达到三十年后的1300多万辆,对国民经济拉动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带动了多人就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与汽车工业有着密切关联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自主、独立的道路上来。

整车与零部件的关系第一是血缘关系,资本关系叫血缘关系叫纵向资本型关系。根据年报发布数据显示整车制造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57.68亿元,净利润5.7元,平均每股收益0.60元。零部件行业平均营业收入19.55亿元,平均净利润1.95亿元,平均每股收益0.37亿元。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谈及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汽车工业资深专家安庆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还是非常多的,如万向、法士特以及浙江的许多零部件企业都占有自己的一部分市场份额,而产品和技术也跟国外零部件企业相持平。中国的确还存在很多小的零部件企业,但是只要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以及塑造品牌的意识并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相信他们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不断壮大。

此外,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中要严格律己,加强企业生产研发水平。改善目前所出现的散、乱、差现象。随着日韩系、美系、欧系汽车进入中国,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汽车需求市场,国际汽车配件企业看好中国稳定发展的汽车产业,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与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非常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加快了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的进程,使中国汽车配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让产业具备一定规模,建一大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逐步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日韩系、美系、欧系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带动了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良机。

取精华,去糟粕

近日,媒体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描述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三明治压力”,用这个词汇很形象的表达了目前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压力。即高端产品开发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压力,产品成本优势受到来自新兴国家的低价压力。跨国零部件商进入中国的目的便是看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有目标而来,进入中国之前都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计划,他们的财力产品规模都领先于中国大部分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依靠技术领先和对核心技术的封锁,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几乎已对核心零部件形成垄断。在这样一个多面夹击的生存环境下,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应注重自身形象塑造,无论从产品、公司形象以推广方式上都应该多下功夫,外资零部件商入驻中国市场也不尽是坏事,外资零部件商对于品牌的推广形式以及产品设计、企业推广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用一句话概括,即本土零部件企业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零部件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技术反思

关键零部件技术缺乏,绝大多数被外资垄断。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2010北京车展-中国汽车峰会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