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品牌之后 资撤人散大发完败中国
2010年01月18日 07:33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继品牌之后,大发再次切断了与中国市场的资本联系。这家隶属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大小车巨头近日宣布,要将其在一汽大发(吉林)车身部件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卖给一汽吉林,但它并未公布这项交易所涉及的具体金额。

这家公司是2006年4月份,大发与一汽吉林以50%:50%的对等股比合资成立的车身零部件制造公司,也是大发在中国惟一的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2870万美元,生产森雅车型的车身。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7月份大发宣布品牌撤出中国市场后,双方就开始对该合资关系是否存续的问题展开协商。而此番撤资,也意味着大发与一汽吉林已彻底一拍两散,并将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不过在技术许可到期之前,大发仍将继续履行协议,与一汽吉林共享用于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相关技术。”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大发中国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开始大量流失,一些核心骨干也已经另谋出路。记者致电大发北京事务所,但该所有关公关事务的负责人均已离职,对方以“所长不在”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所有提问。

显然,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黯然离场已是大发无可逆转的命运。2008年,悬挂大发品牌标识的森雅汽车全年销量仅为5000辆,但自去年7月份改挂一汽品牌的车标以后,森雅在短短3个月内就售出了4000辆。

据大发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大发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甚微,因此,之前森雅车型悬挂大发品牌标识时,大发也没有像其他外资品牌一样向合作方收取“品牌使用费”。

此前,大发汽车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森雅车型由大发品牌变更为一汽品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一汽的品牌优势和综合实力,实现经营效率的最大化。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这其实是大发在该合作关系中日渐式微、地位不保的表现。

大发在中国的完败也令人扼腕。25年前,天津汽车就是通过与大发开展技术合作,才生产出风靡全国的夏利[综述 图片 论坛],后者在中国市场上的保有量早在2005年就突破了100万辆,但大发在其中的“贡献”却很少有人知道。

2003年,初尝中国市场甜头的大发开始与一汽华利合作,在中国投产了首次悬挂大发标识的城市多功能车“达路特锐[综述 图片 论坛]”,但这次试水却因该车型200辆左右的月均销量宣告失败,“达路特锐”也被迫于2006年宣布停产。

2007年6月,凭借与一汽吉林的技术合作,大发再次宣布重返中国市场,并推出了悬挂大发品牌标识的新车森雅。这一次,大发显得信心十足,不仅承诺将越来越多的先进车型引入中国,还提出了“2010年市场份额达到3%”的目标。

不过大发一条都没能兑现。由于品牌影响力势弱,大发在与中方的合资合作关系中日渐边缘,加上市场策略的失误,“森雅”又一次步上了“达路特锐”的后尘,月均销量仅为400余辆。大发二度试水中国市场仍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大发在中国的完败,与其缺乏独立的销售渠道、没能与合作伙伴在整车生产及销售领域实现合资有关。

从“达路特锐”到“森雅”,大发车型的销售始终都是寄人篱下,前者是借用一汽丰田的销售渠道,后者则是借用一汽吉林佳宝的销售网络。虽然这是一条捷径,能以最小的投入尽快在中国实现生产和销售,但却对大发品牌有致命的杀伤力。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大发仍有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作为大发的控股股东,丰田持有其51.2%的股份。对大发来说,一个重要的契机是,经历了2009年低谷的丰田汽车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市场战略和产品战略进行重估,未来的战略将会进一步向小型车倾斜,而以小型车见长的大发极有可能成为其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已在中国市场上屡遭失败的大发来说,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洁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