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张海亮:进口件影响途观供货
2010年04月01日 08:30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3月26日,国产途观[综述 图片 论坛]上市前,上海大众销售负责人张海亮接受记者采访,他坦承,在前期由于进口件的供货紧张,途观肯定需要较长时间等待,他 希望消费者尽快在经销店把具体车型定下来,以方便厂家排产。

问:国产途观产能如何?订单量如何?

答:2 月1日开始预售起,途观最新订单已经超过5万辆。我们也在开会研讨,如何能更好地提升产能。但是产能的提升不光是上海大众内部,Tiguan[综述 图片 论坛]途观在欧洲的销量也不错,而很多高端配置的零件需要进口,包括一些选装件,所以不光是我们挖掘产能的问题。

问:这些进口零部件有哪些?

答: 有很多,全景天窗、自动泊车控制系统、传动件、智能四轮驱动控制系统等很多高端装备都是进口的。从目前整个预订的比例来看,中高端的用户非常多,很多人就要求最高、最全配置。

问:如何能更快提车?厂家有什么办法吗?

答: 产能爬坡是生产必经阶段,1~2个月内产能爬坡期供货会相对比较紧张,之后供求矛盾会逐步减小。途观今年的销量目标大概是8万~9万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经销商处的订单都是在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只反映了购买意向,不是正式下单。希望订户尽快到经销商那将具体车型定下来,只有 订单详细情况确认之后才能有效排产。今年我们有重大尝试,我要求产销部门完全按客户需求进行生产。

问: 如果经销商私自加价,厂商怎么解决?

答:上海大众一直反对经销商私自加价的做法。我们不支持这样做,而是希望按期按价供货。不过 “加价”行为本身也体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解决的关键还在于提高供货能力、缩短供货时间。

不过,有一个问题说明一下,公布的价格是不包括选装件的价格的,一些客户选择的个性化选装件是需要另外付费选配的,这部分不是“加价”。

本报记者 杨开然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开然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