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选择和比亚迪这样有电池创新技术的中国企业共同开发电动车,首先面向中国市场,无疑值得赞赏。
李安定 资深汽车评论家。原新华社国内部编委、经济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是国内媒体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第一人。
尽管早在意料之中,听到戴姆勒与比亚迪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还是有些感到意外。
3月1日,双方在日内瓦草签框架协议,不到100天,就议定合资公司条款。无论在日内瓦,还是北京,高高额头、上唇留着胡须的蔡澈提到伙伴的选择时,两次都谈到一个原则——“best or nothing”,似乎可以译作“只选最好的”。奔驰的选择足以让比亚迪自豪。
在国内业界,似乎没有多少人把比亚迪看作最好的。对于奔驰和比亚迪的“BB联姻”,媒体主流的评论曾是“公主嫁了个山大王”。
比亚迪无疑是中国产业界的“悬念故事”。2003年,手机电池大王王传福,高调宣布开发出电动车;随后宣布将在“2015年成为中国汽车第一,2025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让世人目瞪口呆。
在回答我的提问时,蔡澈说,戴姆勒和比亚迪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将在2013年问世。是骡子是马,在三年后即见分晓。
自奔驰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今年正好150年,戴姆勒不但仍然是传统汽车的技术领先者,对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车开发也居于领先地位。保持着积极研发、小批量试探、多种选择、全局观望的状态。
蔡澈介绍,戴姆勒的动力电池开发,已经有美国的TESLA、欧洲的LiTEC等多个合作伙伴。比亚迪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同于欧美,将会对戴姆勒的技术产生互补。蔡澈还注意到,比亚迪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公司。
中国是政府和百姓对于电动车期望值最高的国家。一项调查显示,60%的中国受访者说,会考虑购买电动车,比在美、日、德、英、意、法的调查结果高出近5倍。这主要缘于政府,尤其是科技部门对于电动车的大力提倡和政策支持。
最近即将出台的一项补贴政策,预计将对私人购买的电动车给予数万元的补贴,让厂家和消费者跃跃欲试。而对于电动车在电能获得过程中的污染、电池的安全性差、报废后的污染、储能量的递减、电动车的价格昂贵、续航里程低、充电耗时长等负面状况,消费者知之甚少。
在北京车展上,所有大集团都把新开发的电动车摆在最醒目位置,但是真假难辨,没有一辆电动车敢于向消费者,向同行打开车门,打开机器盖。而在一些地方,借电动车的东风,一些非汽车企业正在大干快上高污染、低效能、毫无安全可言的老式铅酸电池组装的所谓“电动车”,后患无穷。
在中国的电动车真空里,近两年来,早有日产公司等国外企业,借势把其电动车产品布局中国市场,欲抢先享有中国政府补贴。奔驰选择和比亚迪这样有电池创新技术的中国企业共同开发电动车,首先面向中国市场,无疑值得赞赏。
且不说戴姆勒和比亚迪的合资公司将使用一个新的独立品牌,双方共同投资6亿人民币,股比各为50%,便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与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创立一个新品牌,汽车业尚无先例,你如何看待此事?在日内瓦车展上,我曾径直提问王传福。
身穿条纹西装的王传福显得十分沉稳。他说,奔驰是世界汽车业最老、最有经验的大企业,比亚迪是中国最年轻、最有激情的企业。与以往的合资企业不同,核心技术不是全部掌握在外方手里,电池是比亚迪的长项。
谈到彼此的分工,王传福说,比亚迪在合作中将提供电池和驱动装置,使用我们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奔驰提供车身和电控部分。比亚迪和奔驰的合作具有互补性。
比起奥迪与宝马,戴姆勒进入中国最晚,但是在2009年的发展速度取得了51%的领先地位。放下身段,贴近中国的政策取向,是奔驰的最新心得。
但是,在参与电动车研发“第一个吃螃蟹”的同时,聪明的奔驰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蔡澈宣布了一个在北京建立一个年产10万辆发动机的工厂的计划。他特别强调说,在德国以外建发动机厂,对于奔驰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蔡澈还表示,会在E、C级车基础上不断引进新产品,到2015年将能在中国市场销售30万辆奔驰汽车。
相关专题: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佚名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