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董扬的一封信:中国车市盛宴后的思考
2009年12月26日 11:08中国经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收信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

寄信人:《美国汽车新闻中国》执行主编杨坚

董秘书长:您好!

2009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12年前才开始造车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这一国际品牌几成定局;北汽也购得萨博部分车型和技术……

但在兴奋的同时,我们尤其需要清醒和冷静。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两大趋势正在对汽车行业的未来竞争格局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一是全球化,另一个是节能环保。

从深层次上说,全球汽车行业之所以会在2009年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破产重组,到中国车企在海外的一连串并购,无非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全球化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世界各地在劳动力、原材料和技术等各个要素市场的比较优势,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企业竞争力。

影响全球汽车行业的另一大因素是节能环保。

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高劳动力成本,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丧失殆尽;由于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低能源价格政策,三大汽车公司在节能环保上止步不前,令其品牌形象大受伤害。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它们最终陷入困境。

反观中国,吉利、比亚迪奇瑞等之所以能够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快速发展,在于它们有效地利用了本土市场的各种优势,其中最根本的是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优势。而中国纵深的内地市场对低价车的旺盛需求,让这些企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其竞争优势。

现在,机会又呈现在面前——全球范围内盛行的节能环保趋势,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赶超国际同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在传统的内燃机技术方面,中国本土企业短时间无法赶上欧美同行。但是,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和国外同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所不同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一项新的技术即使开发成本高昂,但只要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应用,规模经济创造的效应能够使原本不经济的行为变得经济和合理。

中国政府显然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为本土汽车企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并已出台了初步的鼓励措施。但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存在政出多门、激励空泛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这使得国内在上半年出现了一阵“大跃进”式电动车开发热潮之后,很快又归于沉寂。

全球化和节能环保的趋势已经渗透了世界经济的各个角落。国内企业和各有关方面必须看清形势,抓住机遇,早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