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黎明 耿慧丽
红火的2009年车市行情即将在车企密集发布的年报中体现,然而华晨汽车或将成为极少数报亏的车企之一。
3月19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下简称华晨中国)(HK.1114)发布“盈利警告”,预期将录得重大亏损。因收购华晨中国中华轿车业务后再转让至华晨集团,华晨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金杯汽车(SH.600609)料业绩也将受较大影响。华晨控制的另一A股上市公司申华控股(SH.600653)因近年注重新能源与汽车并重,已发出业绩预增公告。
宝马第二工厂、专用车项目等,华晨仅今年就计划启动4个二期工程共7个项目,投资约需120亿元。华晨集团掌门人祁玉民多次对外表示,要以资本市场为主,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30亿元,并称已“上了一条不归路”。
将中华轿车业务从两个上市公司剥离,是华晨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开始,以达到以较优质资产实现融资的目的,但外界对其能否在短期内达成目的普遍持观望态度。
报亏
3月19日,华晨中国发出盈利警告,料截至去年底止财政年度将录得重大亏损,2008年华晨中国曾录得盈利。摩根大通日前预计华晨中国去年亏损额达12.5亿元。
华晨中国业绩预期将在4月公布,同时也将在4月公布的金杯汽车年报也已预亏。该公司去年半年报显示,因投资华晨金杯损失增加,上半年净亏损2.04亿元。至去年第三季度,金杯汽车净利润同比减少1.84亿余元。
华晨旗下另一A股上市公司申华控股此前则发出业绩预增公告,称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0%以上。2008年,申华控股实现净利润3035万元,较上年大幅减少73%。与华晨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申华控股旗下产业众多,近年更突出发展风电等业务,并称将汽车服务于风电业务并举。
位于上海的一家证券公司汽车业分析师表示,“申华控股不在我们的覆盖范围之内,我们没有关注。”对于整个华晨而言,在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的连年亏损背景下,申华控股的业绩增长也显得黯淡。
“华晨每年亏10来个亿很正常,因为有中华轿车这么大一个烂摊子在嘛。”招商证券汽车业分析师汪刘胜说。
对于华晨集团来说,中华轿车业务近年来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痛”。此次华晨中国巨额预亏即因出售中华牌轿车业务预期将确认一次性亏损。与此同时,华晨中国公告称,公司去年作出若干撇账,并由于中华牌轿车销量因产品结构调整而尚未达到收支平衡水平,公司因而自中华牌轿车业务产生经营亏损。
于去年底自华晨中国接手中华轿车业务的金杯汽车,预亏也主要来自该项业务。金杯汽车此前公告称,该部分资产已自去年底由其参股子公司华晨金杯转让给华晨集团,为此对转让资产做出约16.4亿余元的减值准备,因此预计将相应增加该公司该年度亏损金额。
至此,中华轿车业务就像一块“烫手山芋”一样,在华晨中国、金杯汽车与华晨集团之间传递。在转让完成后,祁玉民曾表示,“华晨中华把两个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拖死了,现在这样两个上市公司就全解放了。”
剥离
2002年起步的中华轿车曾一度是华晨的希望,也是国内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为发展该业务,华晨集团曾在前期投入昂贵的开发成本,但销量却一直上不去。在2004年至2008年这5个财政年度内,其中4年录得重大亏损。
唯一实现扭亏为盈的一年是2007年。当年,中华轿车销量突破10万台,但利润也仅为13.5万元,堪称实现收支平衡。2008年起,华晨将中华轿车产品组合转型,开发利润较低的中低价位轿车,但销量不增反降。当年,中华轿车仅售出9万余台,亏损7.295亿元。截至去年6月30日,中华轿车业务账面亏损扩大至9.348亿元。
中华轿车这个大包袱严重影响华晨中国的融资功能,其股价持续低迷。去年10月28日,华晨中国出售中华轿车业务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其每股股价低至1.29港元。
将中华轿车业务剥离,令华晨轻客业务以及华晨宝马在华晨中国更加突出。自2002年起,华晨轻客连年为华晨中国贡献较大利润,去年前六个月实现利润约1.613亿元。华晨宝马是华晨中国的另一驾马车,自2004年起贡献利润额逐年增长,2008年实现利润2.557亿元,去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61亿元。
在此情况下,出售中华轿车业务将可让华晨中国迅速提高盈利,便于市场充分认知该公司余下轻客及宝马业务的价值,从而将之反映到股价当中。随着出售事项的进行,华晨中国股价在去年11月11日达到年内最高的2.51港元。
然而接手中华轿车业务的金杯汽车显然也不堪重负,随后即将该业务全部转让给了华晨集团。
将中华轿车业务从资本市场撤下后,祁玉民今年2月公开表示要“全力把中华做好,做好以后我还会有后续的一个方案,现在还不能说”。
能说的似乎就是华晨一定要加强旗下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此前进行的一系列诸如剥离等资本运作都围绕这样一个目的进行。
对于华晨而言,融资成为当务之急。在公开发言中,祁玉民介绍称,华晨今年有4个二期工程共7个项目,投资大概需要120亿元。我们以资本市场为主,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30亿元。
他说:“这个产业链都是烧钱的项目,去年我们在资本市场做的一连串的事情,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今年还会有所动作。资本市场要做一些事情,一定要打破常规,不打破常规是做不好的。”
融资难题
以这种心态去衡量华晨的“壮士断腕”就不会感到奇怪。在将中华轿车业务剥离之后,华晨旗下上市公司之间也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
其中,申华控股连续多次减持金杯汽车股份。汪刘胜认为,这是华晨试图通过整合旗下上市公司资源实现华晨中国回归A股,从而进行新一轮融资。但他表示,在广汽、奇瑞等排队上市多年也未获成功的时候,华晨凭什么一来就能上市?
软库(软银)金汇投资银行总裁温天纳也认为,华晨要回归A股,今明两年都不可能。他表示,排除排队上市因素,监管机构也会认为,香港资本市场完全可以发挥融资功能,同是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吉利不是都很受追捧吗?
在他看来,华晨要在港股市场提升融资能力,需要经历凤凰“浴火重生”的阶段,难度相当大。
华晨中国显然也在有意通过结构调整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今年1月26日,华晨中国宣布斥资3000万元增持华晨宝马1%股权。此后,华晨中国持有华晨宝马的实际权益将由49%增至50%。
“还好宝马卖得不错,宝马现在对华晨是致命的。”汪刘胜表示。
华晨中国此前通过一系列举动试图增强对华晨宝马的控制。香港博大资本国际有限公司为华晨中国作出的财务分析称,出售中华轿车业务可让公司将其管理及财务资源重新投放于其现时可带来利润的轻客及宝马合营业务。
去年11月,中华轿车业务剥离过程中,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在北京宣布扩建宝马第二工厂。这是一个拖延多年的项目,此前面对资金紧张的华晨,占据主动的宝马难免三心二意,并曾传出与上汽合作生产更高级的宝马7系[综述 图片 论坛]轿车的消息。
汪刘胜认为,宝马在与华晨的合资过程中的主动权一直很大。祁玉民也曾对媒体承认“华晨与宝马的博弈从未停止过”。
连年亏损的中华轿车业务不仅不能为华晨直接提供利润,同时也让其在与宝马的博弈中陷于被动。为阻止宝马通过零部件采购转移利润,华晨多年来坚持要求宝马实现发动机国产,但宝马方面置若罔闻。
发动机项目已在双方备忘录中体现,但在宝马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之前,华晨中国能否从宝马合营业务上增加获利仍然存疑。
此外,即使剥离了中华轿车业务,华晨中国旗下多家附属公司仍直接为华晨旗下汽车制造业务供应零部件,这些公司业绩此前也随中华轿车业务连年低迷。如无法提升华晨汽车整体业务,这一块资产仍将拖累华晨中国业绩。
但对于祁玉民和华晨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融资。“(融资方面,)我们已经上路了,上了一条不归路。”祁玉民在今年初曾如是说。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魏黎明 耿慧丽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