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需加快实现电动车国产化生产
2010年06月07日 08:22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也许电动车时代的到来,比我们想象中要快。《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通知》出台后,最直接的信号是被解读为,中国相关部门已经认定电动车将是未来交通工具的终极解决方案。

欢呼大于实际,此次“通知”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符合惯例的是,新能源的私人购买补贴,将不会给予个人,而是将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产品销售给私人用户。这被看做是,中国将决心鼓励和支持本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在全球汽车工业竞争中对跨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自主品牌,特别是类似比亚迪这样有着电动车研发基础的企业为之兴奋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跨国车企也纷纷开始酝酿围绕中国市场的“插电”计划。其中最主要的是大众、通用和日产三家。这三家都将中国市场视为“电动车的未来”:大众新任总裁倪凯铭此前就是电动车业务负责人;而通用则决定将雪佛兰Volt[综述 图片 论坛]在2011年引入中国;日产同样决定在中国投产其电动车。

这是否意味着,在中国制定了以电动车为未来发展方向后,电动车市场同样像现在的传统汽车市场一样,为外资或者外资产品所主导?在配套设施相等的情况下,这实际上取决于两个因素:1、价格;2、国产化。

以价格为例,目前国产的F3DM价格大约在15万元左右,由于是纯电动,在获得6万元补贴后会将价格拉低到10万元左右,这显然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与之对比日产LEAF[综述 图片],价格估计在2.5万美元,再加上电池的1万美元,如若进口,在综合了各种税率后,总价大约近30万元人民币,即使补贴,同样也会有近25万元的售价,这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动消费者。

为此,跨国企业必须加快在中国落地生产电动车的步伐,大众中国新总裁人选实际上已经显示出这样的趋势。以大众总裁5年的任期来看,大众将会在5年内进行电动化中国生产的准备,因为如上述简单计算,如若不实现本土化生产,再加之跨国车企在电池方面相对中国企业并无技术优势,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将有可能出现自主品牌一边倒的局面。

何醒言

(新京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何醒言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