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千万起点定大势谋长安
2009年11月06日 06:50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汽车报11月6日报道“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这是文化的力量。”

10月28日,与徐留平对话之前,我翻阅了长安企业文化的小册子。上面这句话被引用入徐留平所作的序。

面对企业,他崇尚文化的力量;面对整个汽车行业,他相信消费的力量。10月20日,在长春,我和徐留平一同见证了中国汽车迈上年产1000万辆台阶的历史时刻。对于千万辆之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徐留平从消费需求基础上判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持续高增长。

他将干汽车的经历归结为“体验的过程”,值得品味。

消费需求是中国汽车发展最根本的力量

李庆文:徐总您好。作为汽车行业“少壮派”企业家,您在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现在讨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一定要放到世界的产业格局里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世界举足轻重。长安也得放到全国看,放到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看。我特别想知道在我国汽车年产销1000万辆规模形成后,您对汽车产业发展有什么前瞻性的看法?比如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和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徐留平:我的判断是,中国汽车产业肯定会较长期高速增长。道理很简单,最根本的力量是消费的力量,消费需求决定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消费需求包含什么?对老百姓来说,离不开吃穿住行加精神享受这五条。我今年走访了全国很多城市,还跑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见到了很多村长、村支书,他们对汽车的需求非常强烈。在山东,我就听农民朋友很实在地说,“谁家不买辆车呀?才2万多元。”

李庆文:“谁家不买辆车”,这句话说得太有力量了。

徐留平:是啊,农民买车后,平时拉点货,做点小买卖,扩大土地的经营,生活水平马上就能提高。逢年过节开车走亲访友,他们会觉得生活很幸福。

李庆文:徐总作为大集团的老总,能深入到农村地区,我很钦佩。有多位业内老领导跟我说,他们认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市场在农村,可是现在汽车行业还有一些企业的老总不研究农村市场。

汽车产业完全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李庆文:这段时间,汽车行业内外正在热烈讨论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的问题。有的人,对汽车产业发展有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汽车作为人类的文明,中国老百姓有权享受。美国、欧洲等鼓吹低碳经济,要中国少发展汽车,这是不公平的。但又担心能不能持续发展?我们用什么方式使汽车消耗更少的资源?这是汽车业界要向政策制定者、向社会回答的问题。

徐留平:目前大家对汽车业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担心。一是能源问题,二是碳排放,三是道路拥挤。我认为,把这三个担心消除,问题就解决了。

能源是个问题,但不是没有解决方案。比如刚刚在重庆开县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气田,青海发现可燃冰。现在看,以石油为主的资源能用50年,我们可能再勘探出新的生化能源,再用30年,还有太阳能、风能等。在这80年中,我相信一定能催生出新的解决方案。对能源应该有紧张感,但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发展。

对于碳排放的问题,我算过一笔账。现在有很多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能达到2000万辆,我预测能达到3000万辆,再加1000万辆的出口,应该在4000万辆左右。

首先,汽车产品结构由大排量向小排量调整,今年购置税调整的效果就很明显,过去几年A级车市场萎缩,今年就增长了,而B级车市场萎缩了。结构调整大体上能降低燃油消耗20%。其次,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改进,如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技术普及后,大体能降低油耗20%。如果再加上一部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综合来看,到中国年产3000万辆新车时,石油消耗量与现在相当,碳排放量也相当,那么汽车的发展就是可容忍的。所以,我认为低碳问题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的。

再说道路问题,这其实是个伪问题。大家都强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但全国称得上拥挤的不超过10个城市,未来中国的城市将有几千个。道路拥挤只是个别城市的问题,3000个城市中只有10个有拥挤的问题,就不算普遍问题,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应该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相结合,而一般的中级以下的城市就应该发展私人汽车。这是最便利的方式。

李庆文:将这三个问题排除,发展汽车就没什么障碍了。关于能源问题,我说过一句话:“只要天空的太阳永远高高挂起,汽车的轮子就不会停止转动。”没有石油了,有天然气,有煤,有太阳能,有风能、潮汐能。总之,人们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太阳是所有能源的源泉,只要有太阳就不用为能源发愁。

中国汽车市场一定会催生出国际型大公司

徐留平: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中国汽车市场肯定要催生出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型大公司。如果国内市场一年的新车销量达到3000万辆,如果一个企业有500万辆规模的话,至少有6家企业,再加上国际市场,就很了不得了。

第二,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大好形势,国家应该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经济要转型,汽车业是一个最好的实现内生循环的产业,就业增长,产业升级,劳动者收入增长,消费升级,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我认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各项促进政策至少应该维持三年。

第三,在企业层面,汽车业竞争分三段。第一段是合资企业的竞争。第二阶段是自主品牌涌现,但还是低质廉价的代表。这是发展过程中肯定要经历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混战。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认识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也要转型。自主品牌靠模仿、靠低质廉价的方式走不通了。这个阶段是真正的厮杀,企业必须有真功夫,有研发实力。

李庆文:也就是说竞争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过去是“进入”竞争,寻找“准入证”和模仿学习的阶段,老百姓对汽车产品的消费标准比较低,只要推出产品就有人买。现在这个阶段竞争深化,该进来的都进来了,后来者很难存活,一大批成熟的消费者已经出现。

我非常赞同未来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会催生出国际型大企业的判断。那么,您认为这些大企业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徐留平:第一,要立志建立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在中国有号召力的品牌,企业要有向百年老店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靠投机取巧、靠模仿来发展。

第二,要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比如,长安将汽车主要技术分成64个门类,就像填格子一样,要一一填满,并自己掌握汽车业当代各种核心技术。

第三,要有好的营销服务渠道。

第四,要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汽车企业要做到年产200万辆,员工可能就有五六万人,要做到年产400万辆,员工需要十万人以上,年产五六百万辆要有20万~30万人,围绕零部件供应商又得有几十万人,还有上万家经销商。算到一起就是百万大军,这相当于百万大军打仗,是个庞大的系统。管理稍微偏一点,成本就会增加5%,就会出大问题。所以,汽车企业的管理流程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有一套流程来驱动。

最后是企业文化。要把几万人分层分级管理好,必须依靠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企业文化,规模越大垮得越快。

李庆文:我认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直没有突破斯隆的管理模式,一直沿着兼并重组、资本运作这种思路发展,所以才出现了积重难返的问题。

长安十年发展规划已定

李庆文:您说的,归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使命,对人类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品牌,诚信,美誉度,用品牌将使命体现出来;核心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我不赞成把丰田管理模式神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模式因人而异,需要随时随地创新。

那么,要成为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如何去实现?是走技术领先型路线,还是通过兼并重组,或走国际化道路?

徐留平:汽车企业要走的基本路线,我认为,第一,中国市场这个根据地要做好,中国市场的销量要占总销量50%以上。海外市场比主体市场多的话会出问题,一旦全球经济状况不好,就会有大麻烦。国内市场有很多政策支持,到海外可能就没人管了。

第二,必须把自己的主体企业做好。并购重组可以,但必须是对自己主体的补充。简单讲就是,主体要做大,辅之以有利的并购重组。做汽车的过程是各个方面深度体验的过程,哪里做成功了,哪里做错了,哪条技术路线走对了,其间不断修正,积累经验。如果对并购企业的经验没有很好的吸取,自己本身又没有很多经验,两者如何融合?这肯定要走弯路,比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走的弯路还多。

李庆文:从您的话中,可以看出长安要走的路,即首先要把国内市场做扎实。丰田公司就是由于国际化市场单一而且过度依赖,才造成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而通用则是过度兼并重组的失败案例。

徐留平:并购要整合,不整合不行,但整合又很难。

李庆文:跨国、跨文化融合非常难。

徐留平:其实很多重组案例中,管理者也想整合,但整合就乱,不整合就温柔地死亡。

李庆文:长安汽车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脱颖而出了。在实现国际型大公司的过程中,您大致构想是怎样的?

徐留平:长安进入“四大”是对我们进步的肯定,但长安进入汽车行业也就25年,缺乏积累,在汽车行业积聚的能量和影响力还不够,我们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我们未来会有一些调整,对这个调整也比较自信。从去年开始就在继承原来“T35”规划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名为“T138”的未来十年规划,今年12月将会发布。大体描述为,“1”是一个目标,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3”是盈利、增长、创新等三方面的能力提升;“8”是八个方面的领先。

相关专题:

长安汽车重组新中航汽车业务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