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走进新吉利”的媒体见面会开至中途,一记者突然对李书福发难:摊子越铺越大,如何实现融资?
类似的质疑,李书福遇到不止一次。在前年的房地产高峰期,即传出李书福四处拿地的消息,最近更有吉利资金链紧张的饭桌式传播。
但是这一次,李书福被激怒了。这位向来以情绪不稳定、语出惊人闻名的民营企业家顿时面红耳赤,突然告诫在座媒体:“你们不是法院、公安局,没有调查我的权力。”
而了解到提问媒体并无恶意时,不出半小时,李书福又一次公开向在座媒体道歉,表示收回刚说过的话,并开始谈起自己的发家史。他自我解嘲说:“今天要真正实事求是。”
这可能是李书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完全描绘了其资本积累的历史。总结自己创业历史,思路敏捷的李书福马上给出了16个字:“悲情万种、困难重重、希望在人、成功在天。”
起家“不差钱”
“我们银行贷款达到30多个亿,然后资本市场上拿来了20多个亿,加起来就是六七十个亿,再加上我们对配套商的欠款,100多个亿的负债就形成了。你问我钱哪里来,钱就是这么来的。”被追问为何总是“不差钱”,李书福透露了家底。
事实上,从创业伊始李书福就给外界一种“不差钱”的感觉,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台州商人资本运作手段了得,但他自己评价,“虽然我们有大战略、大方向,但具体还是靠大运气的配合。”
凭建材和摩托车生产,到了1997年,李书福就积累了几个亿的原始资金。于是,他异想天开,跑到浙江省机械厅要求做汽车。这一要求当即遭到拒绝。对于民企造车说“不”,成为李书福跑汽车项目以来,政府的普遍态度。
“但是我很喜欢汽车,我研究汽车行不行?”
“你研究可以,我们不管,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这是李书福得到的回复。
由于口径松动,李书福开始筹备汽车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基本垄断汽车制造,这反而让价格低、质量次的民企造车有了生存空间。同时,前期投入也可以少一点。
拿到浙江省的批文后,李书福显示了其“忽悠”的能力,他向台州市政府表示要在临海拿地,但不是以汽车项目的名义,而是“假托”摩托车扩产。这一“摩托车项目”得到了800亩土地,当时土地价格为5万元/亩。
“这个项目,几乎把我所有的资金都折腾进去了。”李书福表示,然而困难未曾就此结束,由于缺专业工人,他挂靠在当地广播电视大学旗下,开班招收汽车专业学生;由于要安置工人,他盖了宿舍楼。前一个动作由于违反政策,被罚款20万元;后一项,更是触动工业用地变住宅用地的红线,被勒令停止。
于是,在吉利临海基地,看到的是盖了一半的宿舍楼、教学楼和盖了一半的厂房。等待汽车准生证的过程极为漫长。1998年8月8日,当第一辆吉利豪情车下线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
台州的成本优势
李书福再次撞大运。不久,他从四川德阳一所监狱汽车工厂拿到了一个车型目录,车型生产基地从德阳搬到了台州临海。售价只有7万多元的吉利豪情车甫一问世,就为李书福暂时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
2001年~2002年,在宁波北仑,通过收购日本人的破产钢结构企业,李书福拿到了不到1000亩土地,这里后来诞生了吉利的第二款车型——美日。
第二款车型问世,吉利只做到收支平衡,此时的李书福还处在不断撞运气、捡“便宜”的阶段。同时,他道出“不差钱”的另一个因素——成本低。作为中国模具之乡的台州,在那里模具的价格只有欧洲、日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豪情车的模具,使用的材料是钢板和环氧树脂,后来为了降低成本,还向其中掺入水泥。这种模具,每个进行几百次轧制就得报废,即便如此,吉利汽车的生产成本较之合资品牌还是要低得多。
“我们这么搞的另一个好处是,诞生了大量的钣金工,因为冲压件出来都要人工再敲。”李书福说。今天,李书福那个简陋的、手工作坊似的原始汽车车间,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史的一个重要教材。
2001年12月1日,李书福拿到汽车生产商的资格。李书福说:这意味着在中国的银行眼中,吉利汽车不再是个“野鸡”,我可以拿贷款了。说到这里,李书福用食指指着自己,颇有忆苦思甜、苦尽甘来的味道。
此后,吉利向银行贷了第一笔钱——2000万元,后来都被投入到发动机生产线上,这条生产线来自中国大连,价廉物美。
同时,李书福作出让所有同僚瞠目结舌的决定:将所有厂房、土地抵押给一家宁波进出口贸易公司,以向韩国大宇开出信用证,换取大宇生产设备。
直到今天,这套设备仍在宁波北仑基地,被用来生产吉利“新三样”之一的自由舰。自由舰的制造工艺终于使吉利摆脱敲敲打打的历史,按照李书福的话说:“它(吉利制造的汽车)不再松散。”
同时,自由舰成为第一辆帮李书福“赚大钱”的车,吉利很快赎回土地和厂房,还用这笔钱投入到变速器的研发。此后,李书福从天津齿轮厂挖来了徐滨宽。徐滨宽的到来,让吉利拥有了手动变速器。之后吉利又费时7年,开发出自动变速器。
多基地发展
拥有车身、变速器、发动机的自主制造能力后,零部件厂商们终于相信,这个长相憨厚的台州人,能够造汽车了。
台州市委、市政府四套班子登门拜访,送上“路桥基地”。李书福坦言,当初提了一些条件,但细节不便透露,“既符合国家法律,又符合制度”。路桥基地费时4年投产了金刚。
后来,李书福的弟弟李书通,赴上海创办“上海杰士达”,哥哥李胥兵在湖南湘潭打造江南奥拓,民间造车一时尽显浙江民企的草莽特色,外界的眼光从怀疑开始变为钦佩。
但时过境迁,汽车市场再不认同小打小闹,上述两家企业全部成为当地政府的“心腹之患”。出于盘活资产的考虑和对行业前景暗淡的预判,上述两人均选择退出汽车业,而李书福成为上述两地政府的“救星”,他因此获得了上海、湘潭两大基地。
兄弟之间的协议均是:不赖账,但也不马上付钱,等赚了钱再结账。
两大基地的加入,让吉利的产业布局获得了腾挪空间。宁波基地的自由舰、临海基地的熊猫、路桥基地的金刚、湘潭基地的远景、上海基地的华普,构成了吉利汽车的基本布局。此时,济南和成都两大基地又纳入到公众视野中来。
李书福对上述基地获得过程不愿透露更多细节。他说,吉利发展壮大后,在台州市获得了鼎力支持;济南、成都两地,也获取当地政府的垂青。李书福表示,原本吉利要在杭州下沙拿地5000亩操作汽车项目,但在2003年因第一次政府宏观调控被叫停;后来,该项目缩减面积,又赶上2008年第二次宏观调控而被叫停。
回顾发家史,李书福觉得吉利发展的历史上,之所以“不差钱”,主要是“要花钱”的地方不多。“至于后期,收购英国锰铜公司这些资本运作,都是我们的副总裁尹大庆在弄。”李书福表示,他本人已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术研发方面。
“当初捷达和富康投建15万辆的产能,就耗资100多个亿。我担心的是,现在吉利不到30万辆,在6年内实现200万辆目标,要投多少钱啊。”汽车产业资深分析人士贾新光对记者表示。而谈到目前的资产负债率,李书福也表示“很艰难,要引起警惕”。
相关专题:
作者:
赵奕
编辑:
lisj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