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起新能源汽车,席间,一位以新能源技术研发闻名的企业高管言论令人深省。他说,新能源车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千万别为了眼前利益而坏了整个行业。
这不是危言耸听。此前,博世集团总裁[综述 图片 论坛]也在公开场合表达过类似的担忧。一位凭借电动车项目获得过国家级技术奖项的技术人员也坦言,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是鱼龙混杂。
这么说并不是质疑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也不是反对把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的发展重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化道路漫长而遥远,既不能一棒子把它打死在摇篮中,更不该拔苗助长。
目前,国家明确表态要投入200亿元用于新能源车产业。如果政府投入1元,能够带动10元民间投资的话,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将会有2000亿的资金涌入。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对很多注重眼前利益的商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多么大的淘金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各类企业千方百计地搭上新能源车的边,一些研究机构也放下身段,出于商业目的而为企业做嫁衣、找活路,导致新能源车配套产业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更是出现了众多在技术上既不环保、更不节能的“伪新能源车”。
在产业技术评判标准缺失、技术方向多样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概念如同一针大号的兴奋剂,刺激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泥沙俱下。
但要知道,汽车产品天然地与安全性、可靠性联系在一起,如果真的出现几起电池爆炸、车毁人亡的案例,消费者是不会去区分个中真伪的,毁掉的将是整个新能源车产业。
中国汽车业希望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尊重科学规律,欲速则不达,戒躁是关键。
作者:
张耀东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