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业整合:东风洽购哈飞 北汽欲联手福汽
2009年05月31日 13:47南方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文章转自2008年2月4日南方都市报

在上汽南汽合作的“示范”之下,国内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似有愈演愈烈迹象。近期,作为国内汽车主力的东风、北汽也开始加入其中,分别向哈飞、福汽抛出绣球,欲通过南北的合作互补增加新一轮长跑竞争的砝码。在这样的局势下,一轮整合大潮开始在国内汽车业涌动。

“东安动力”继续停牌,东风收购哈飞已进入实质谈判阶段

“哈飞”即将搭乘“东风”

尽管东风汽车有关高层上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东风洽购哈飞一事目前还无法透露更多消息,但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赛豹系列,引进三菱技术联合开发的赛马系列及自主开发的民意、锐意、普通微型客车与货车系列。发动机方面,哈飞汽车发动机(即东安动力)则拥有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排量涵盖0.8升至2.0升,主要机型有DA465系列发动机、DA468、DA471和4G1、4G9系列。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尽管哈飞整车销售有所下滑,但仍然以24.31万辆的销量位列国内十大汽车集团的第九位。

北汽控股、福建汽车集团年内有望达成重组协议,欲联手冲击百万辆销量目标

北汽”意欲联姻“福汽”

记者获悉,就在上汽忙于接手南汽、东风全力洽购哈飞之际,北汽控股有意重组福建汽车集团,双方已就整合进行多轮协商,年内有望达成协议。

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北汽今年目标是“挑战100万辆目标”,但去年全年销量不到70万辆,兼并重组显然是达成百万辆目标最快捷的方式,而福汽集团则成为最有可能的整合对象。

北汽“冲量”兼并成捷径

北汽意欲重组福汽的消息最早是在一周前的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传出。据悉,在谈到汽车业整合重组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透露,北汽也物色了整合重组对象。据称徐和谊还强调,(该事件)不是刚开始谈,今年肯定达成。

但徐和谊不愿透露合作方的具体名称和具体合作方式。基于徐和谊该企业位于我国东南边的提示,以及福建汽车集团近年不佳的业绩,极有可能成为被整合对象,业界普遍推测其意欲“牵手”的对象就是福汽集团。毕竟,福汽集团和北汽集团都拥有共同的外方合作伙伴戴姆勒汽车、克莱斯勒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合作双方不愿透露任何信息,但仍有迹象显示该事件的可信度较高。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此前多次表示希望通过联盟重组的方式,做大北汽集团。另有消息称,北汽去年底就在内部透露将对外扩张,以实现北汽集团制定的今年挑战100万辆、后年200万辆的产销量规模。

对于北汽将牵手福汽的消息,北汽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并不惊讶。该人士透露,在徐和谊成为北汽集团负责人后,一直希望迅速壮大北汽集团。2008年是北京奥运年,北汽集团希望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制定了今年挑战100万辆产销量的计划。“在没有新合资项目建设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相当大,”北汽集团内部人士说,兼并重组成为最快捷的方式。而此前上汽和南汽的成功合并也给了北汽更多的信心。

双方联手有利互补发展

数字显示,2007年,北汽控股产销量达69.41万辆,位居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之后。虽然列全国第五,但产销量与上汽、一汽有较大差距。但如果加上福汽的产销量,北汽的产销量可达90万辆。福汽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共20家,其中包括知名的东南汽车和厦门汽车。显然,兼并福汽后,北汽正在接近这个“规划”中的目标产量。

另外,《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至2010年,将形成1至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大型车企(集团);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进入该名单的企业有望获得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扶持和政策优惠,徐和谊和北汽的目标正是进入这一名单,成为与上汽、一汽规模相当的大型汽车集团。

而对于陷入发展困境的福建汽车集团而言,与北汽联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式。福汽集团旗下最大的企业东南汽车于1995年成立,由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企业集团所属的中华汽车公司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福州汽车厂合资组建而成,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峡两岸合资企业之一。但发展十多年,经历短暂爆发后,东南汽车状况一直不温不火,去年销量仅为60086辆,未能实现此前制定的年产销8.5万辆目标。(黄习伟)

相关专题:

广汽北汽“抢亲”福汽

相关报道:

相恋多年或终成空 北汽并购福汽历程

广汽北汽“抢亲” 福汽重组面临二选一

萨博/福汽/抑或京华客车 北汽亟待突破扩张困惑

低调回应重组 新任董事长廉小强难救福汽

为获得合资牌照 福汽接力北汽收购亚奔

北汽将重组福汽长丰 汽车业整合大戏登场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习伟 编辑: wulia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