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海外并购为何难如愿 品牌文化流失快
2009年06月08日 08:37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中国民营企业“出海”,进行海外投资的不乏先例,但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品牌文化流失快

“真正决定成败的不仅是收购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并购之后,双方企业的价值能否得到有效保留和提升,这当中如何整合是关键,也是难点。”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告诉记者,海外收购的内容一般包括技术、渠道、品牌、管理等。“购买技术一般不考虑运作的问题,相对较简单。但品牌和管理则需要考虑整体运作和文化层面的东西,整合难度相对较大。”

以悍马为例,中国一批小众消费者之所以会购买悍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痴迷个性化极强的品牌内涵,一旦它被中国民营企业收购,品牌文化内涵可能大大减少,同时市场价值也相应减小。

可借鉴挖掘古墓策略

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不高,是否意味着政府要出台相应的限制措施?

对此,滕斌圣表示,政府应该站在“引导的角度”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讯和服务,而不应该收紧海外并购的渠道。而且,海外并购是合理利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有效途径。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海外并购势头发展迅猛,从2002年的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总投资的50%。而据汤森路透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全球跨境并购规模约730亿美元,同比下降35%,但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总额却同比增加40%至218亿美元。

“表面来看,我们的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多,成功案例少,但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大型项目之中,很多中型海外并购项目成功的案例比较多。”近几年,滕斌圣接触了不少中型项目的成功案例,例如今年3月,吉利并购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变速箱厂DSI公司。

“但这些中型项目都需要银行贷款支持,希望政府在这些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滕斌圣说。

滕斌圣认为,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巨大机会,尽管这当中充满了风险,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挖掘古墓的策略。“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古墓一旦被挖开后,五光十色的藏品立刻会变得面目全非,在没有完备的技术条件之前,情愿让它们都留在原地”。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