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投机”暗涌 成品油定价机制或修正
2009年06月09日 08:55太平洋汽车 】 【打印已有评论0

发改委没有想到成品油定价办法发布后的第一次调价,社会反应会如此癫狂。记者获悉,发改委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考虑进一步改进刚刚实施的成品油定价办法。5月31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这是自5月7日《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以来的第一次调价。

由于油价调整相关规定比较透明,这一次调价前,社会上出现了非常强烈的调价预期。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的高层都纷纷公开表达提价预期,并出现加油站惜售等待涨价的情况。

6月3日,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对本报表示:“本来是按照正常机制做出的一次极其普通的油价调整,但社会上的涨价预期却给办法的正常操作带来了考验。”不过,这位官员明确称,新的定价办法仍将继续执行。

《办法》和预期

几乎每一次发改委调整油价都会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这一次,市场预测得“史无前例”的准确。

这得益于机制透明的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这是中国宣布成品油价格改革十余年来,决策部门第一次如此透明地将油价调整思路公之于众。

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说,实际上在出台《办法》之前,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思路也基本与此相同,“只不过一直没有对外非常明确地宣布”。

事实上,在2007年之前,中国成品油调价一直是以国际成品油价格作为参考,但由于国内调价时间滞后于国际成品油价格变化,因此一直存在投机行为。

2007年年初,时任国家发改委秘书长的韩永文首次对外表示,中国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为以国际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进行定价。5月7日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实际上就是这一定价办法的细化。

不过,让发改委感到尴尬的是,虽然改为以国际三地原油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国内依然出现了强烈的调价预期和前期的投机行为。

上述发改委官员无奈地表示,不公布详细的定价办法,很多方面都有怨言,“国际油价涨了,国内不调,企业有怨言;国际油价降了,国内没跟上,社会有怨言。”但公布了详细的定价办法,又导致了这么强烈的投机行为。感觉无所适从。

这次调价之前,包括两大集团在内的加油站和一些投机商就已经开始惜售和囤积。市场机构纷纷开始按照《价格管理办法》预测油价即将上调。

更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在中石油2008[综述 图片 论坛]年度股东大会上,其董事长蒋洁敏表示,按新机制国内近期的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可能将上调500[综述 图片 论坛]元/吨。

5月24日,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再次放风,成品油价格很有可能会在28日前做出调整。

这是占据垄断地位的中国两大石油集团第一次公开宣布涨价预期。由此,市场的涨价预期进一步高涨。一些地方惜售、涨价现象已经出现。由于夏收已经开始,一些地方柴油价格的上涨甚至超过了发改委最终确定的幅度。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