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在7月的销量首次超过一汽,跃居第二名。
对“三大”威胁最大的当属刚列入“四大”行列的长安。
在今年新汽车产业规划中,国家重新划分的“四大四小”格局使原来的“三大”格局有所变化,而最近东风在7月的销量首次超过一汽,跃居第二名。一汽也在筹划整体上市,以图弥补在资本市场上的差距。在上汽日益巩固其在国内市场老大局面的同时,一汽和东风正在争夺老二位置,“三大”格局悄悄发生变化。
专题文/图/表记者王灿彬
上汽“老大”地位日益巩固
上汽的“老大”地位日益巩固,今年前7个月,上汽销量已经接近144万辆,比第二名的一汽领先40多万辆,把一汽和东风远远地甩在后面。今年上汽的总产量预计将突破200万辆大关,将成为我国首个产销规模过200万辆大关的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旗下的“三驾马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齐头并进,前者占据了微车近乎半壁江山,今年月均销量接近10万辆,前7个月的销量在60万辆左右,是上汽保持拉大局面的最大功臣,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者在7月分别位居狭义乘用车行业的前两名。此外,上汽的自主品牌荣威也开始放量增长。商用车板块中南京依维柯和上汽红岩依维柯也步入正轨。
在盈利能力方面,在2008年为韩国双龙汽车计提30亿元后,今年上汽的各个合资企业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整体盈利能力反超一汽和东风,重新成为国内盈利能力最高的汽车集团,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也走在了前列。
一汽欲增强资本话语权
此前,一汽一直是排名在东风前面,但进入7月,情况发生了变化,东风以16.37万辆的销量在今年首次超过一汽的15.70万辆,这使得国内汽车集团亚军的争夺充满了悬念;今年前7个月,一汽102万辆的成绩仍然领先东风97.18万辆近5万辆,排名第二,但4.23%的增长率远低于东风近20%的增速。要知道5万辆对一个月均销量近15万辆的汽车集团并非难事,今年“亚军”的归属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与东风较多的合资公司相比,一汽主要是依靠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两个合资公司,增长速度又比较慢。”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本报记者称。
其实,与上汽和东风相比,一汽的短板在资本市场。上汽通过上海汽车(600104.sh)实现了整体上市,东风通过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也在香港实现了整体上市的目的,相比之下,一汽集团在资金实力上与上汽和东风还有所差距。
日前有消息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已经完成,上市在即,借壳一汽轿车可能性最大,H股上市方案亦在制定中。在消息传出后,一汽集团旗下的深市上市公司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综述 图片 论坛]、启明信息8月17日起临时停牌,沪市上市的一汽富维则继续交易。一汽集团两年前便有上市的说法,而且之前已经进行了资产整合、剥离等,改制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上市做好了准备。由于一汽轿车目前主要的业务是生产自主品牌的整车,一汽集团上市募资,也主要是投向这一方面,建设自主品牌整车,两者之间的方向是比较重合的。
长安、北汽、广汽紧追不舍
事实上,不但是传统的“三大”之间地位微妙,就连后面的长安、北汽和广汽也憋足了后劲追赶前面的“三大”。
“三大”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年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重新划分的“四大四小”(四大为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四小为北汽、广汽、奇瑞和重汽)就是对先前“三大”一种间接的否认。长安和北汽都制定了未来几年产销规模要达到200万辆的宏伟目标,几乎与一汽和东风的计划不相上下。在国家大力推进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壮大,最终可能被其他大型集团兼并。
目前,对“三大”威胁最大的当属刚列入“四大”行列的长安,在今年火爆的微车市场的带动下,长安前7月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一汽和东风,与前两者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长安汽车计划到2012年实现产能200万辆、销售200万辆,目前有消息称,中航集团旗下的汽车资产哈飞和昌河可能无偿划拨给长安汽车,这样,长安汽车将马上增加40万辆的销量。
在追赶“三大”的阵营中,最雄心勃勃的当属是北汽控股,今年前7个月,北汽在目前国内主要的大汽车集团增速最快,北汽对此并不满足,还在国内外到处寻找收购的目标,虽然目前还没有完成一个收购目标,但做大的想法一览无余。北汽今年计划实现产销汽车113万辆、销售收入1100亿元;明年的产销目标为150万辆、销售收入1500亿元;2011年的产销目标为200万辆、销售收入2000亿元。
在国内重点汽车集团中,广汽主要依靠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产销规模较小,但盈利能力在国内汽车集团中首屈一指,依靠两个合资公司所积累下来的雄厚实力,广汽率先在国内迈开了收购重组的部分,先是入主长丰汽车,再和菲亚特签署合资协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汽的产销规模将迅速上位。
记者观察:
做“大”不如做“强”
在国家新的汽车振兴规划中,规模被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因为“四大四小”划分的标准基本上是年产销规模200万辆、100万辆。各企业的掌门人都有焦虑感,如果不迅速做大,就有被别的企业吃掉的危险,自己的位置恐怕不保,因此汽车企业最近都有做“大”的冲动。
做“大”的捷径是什么?当然是兼并重组了,因此,今年国内外兼并重组的信息满天飞,让人一度认为,有几个国内企业“不差钱”,整天拿着支票,到处找项目。如果只是简单的重组能成就强大的汽车集团,那实在是太幸福了。这不,中国的汽车企业基本是国有企业,政府一声令下就可以组成一个规模过1000万辆(目前中国的汽车产能早过千万)的中国汽车集团,什么通用、丰田、大众都不在话下,早跃居世界第一了。干嘛要等到2025年(比亚迪提出想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车企)呢?
做“大”另一大途径是通过合资了,利用强势的外国品牌可以迅速打开市场,同时做大规模,但这样充其量也只是沦为组装工厂。最近,一汽和东风被批评为“洋打工工厂”,不管一汽和东风是否服气,如果剥离合资工厂,一汽和东风还剩下什么?仅商用车而已,但重卡也被重汽打败,轻卡也远不如福田。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靠政策的拉动,中国汽车市场逆势上扬,一度让大家觉得做“大”了日子好过得很,但“大”不一定“强”。中国的汽车市场不可能永远那么好,这不,去年下半年的萧条局面还历历在目吧!国内最大的上汽集团又需要计提双龙30亿元的损失,日子难过啊!
通用垮了,被视为偶像企业的丰田陷入首次亏损,其中原因是为了与通用争全球第一,盲目扩张。现在重新压缩规模,追求利润优先。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应先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强才是根本的,哪管外面风吹雨打。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灿彬
编辑:
zhangya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