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斌:甘为“桥梁”的“中国汽车业之父”
2009年09月03日 14:52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已故多年的汽车人饶斌,对多数年轻一代的汽车人来说太陌生。因为他完成一汽、二汽创业的时候,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

消除这种陌生也容易,太多人的记忆、太多资料的记载,反映着这位视汽车如生命的人,他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为人执著一次次打动着我。

合上《饶斌传记》,我被感动了。

“谨以此书献给我患难与共的战友、相濡以沫的爱人饶斌,并以此纪念他九十诞辰。———张矛”,我能读懂一位用10年时间回忆自己丈夫生前点点滴滴的妻子,他对她的意义。

被人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

虽然饶斌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但作汽车记者的,有谁不知道他被人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蒋涛,是这样评价饶斌的,“饶斌的后半生中,几乎全部心血都注入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几个大型骨干企业,包括一汽、东汽、南汽、上汽等,无一不是他亲自领导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他全心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又是另一种景象,大家尊称他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任命一汽厂长,毛主席说他是“白面书生”

大概连饶斌都没有想到,自己在39岁时可以实现“多学点儿东西的想法”,到企业工作。

饶斌的机遇来自于中国要建设汽车厂。

1950年初,我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当时商谈的援助项目包括建设一个年产3万辆的中型卡车制造厂。当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就成立了汽车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组长,1952年,重工业部任命郭力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

原本一汽的建设是没有饶斌的“份儿”,但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

郭力上任后,要求在地方请人做厂长,而自己让贤,这就是著名的“厂长请厂长”。郭力认为建设一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调一位熟悉东北情况的干部当厂长,能够加快工程进展。因此,他向东北局、中央提出派一名熟悉东北情况、水平更高、能力更强的同志来当厂长。

当时饶斌是东北财经学院的院长,但他很羡慕那些在基层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于是他申请去一汽工作。

当时政治局讨论一汽厂长任命时,毛主席询问过饶斌这个人:“他是不是在哈尔滨市当过市长的那个‘白面书生’?”列席会议的一机部副部长段君毅回答是,毛主席就问:他厉害吗?其实,毛主席心里是担心这个白面书生是否有魄力率领千军万马,领导好一汽。当时熟悉饶斌的同志都说还可以。

于是,任命就被通过了,饶斌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这里。

1952年,“白面书生”饶斌正式受命领导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虽是半路出家,但他领导一汽仅用三年时间就在长春市南郊一片荒野上建起一座汽车城,并在1959年提前完成计划,生产汽车16469辆。

因为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的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下放南汽,自豪地认为“我在群众中”

1959年中央将饶斌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任副部长兼六局局长,一汽厂长由郭力接任。这时饶斌在一汽7年,从39岁到46岁。饶斌不舍得离开这个培养他、教育他、锻炼他的一汽,但上级态度坚决,他只好服从。1963年9月,他被下放到南京汽车制造厂,任副厂长。

在南汽,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饶斌的“我在群众中”了。

到南汽后,饶斌感慨地说:“解放后官做大了,在一些方面脱离了人民群众,我决心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饶斌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在人流中穿行,他没有自卑感,因为他觉得“我在群众中”;

———饶斌偶尔想改善伙食,当他坐在小吃摊前与工人、进城的农民同食时,他觉得“我在群众中”;

———饶斌和工人坐在一汽开班前班后会时,兢兢业业干好一根精磨的偏心轴时,他觉得“我在群众中”。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立铎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