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上汽争夺商用领域 上汽依维柯将建新基地
2009年09月23日 09:11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包括盘活现有资产,建立新基地;扩充现有产品线和合资成立技术中心三个方面。

一汽集团通用汽车成立轻型商用汽车不过半月,上海汽车和依维柯公司就扩大合作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这意味着一汽与上汽在商用车领域的争夺将很快进一步升级。

据了解,南汽无锡基地纳入双方的商用车基地,仅是新框架协议的一小部分,双方还将利用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依投资公司”),在中国整合双方商用车资源,打造完整的商用车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盘活现有资产,建立新的基地;扩充现有产品线和合资成立技术中心三个方面。

上海汽车是国内产销第一的乘用车公司,但与同属于国内“三大”的一汽二汽相比,在商用车方面则显得要薄弱。但收购了南汽以后,除了原有的上海汇众、上汽依维柯红岩,南汽依维柯和跃进也纳入了上汽商用车的版图。

依维柯对中国市场同样寄予厚望。据依维柯中国区总经理万如意透露,自己任务艰巨,总部给他的任务是在未来两到三年,依维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欧洲市场。而2008年全年,依维柯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为21.17万辆。这一销量超过依维柯目前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两倍多。

盘活存量

一度被无锡市政府接手的原南汽无锡基地,此前是南汽新雅图的生产基地,上南合作时,由于其复杂的股权关系和债务沉重等因素,上海汽车并未接手该基地。在上南整合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无锡当地政府清理了股权,合理安置了员工,并给出了积极的政策,以期望上海汽车能接手这块基地。

上汽去年初步有了到无锡发展商用车的意向,当时上汽还在考虑引进双龙,成立合资公司国产化的事项,于是准备将仪征基地让位,而原在仪征生产的伊斯坦纳新车型,放到无锡生产。然而,随着双龙进入回生程序,上汽丧失了对双龙的控制权,双龙成立合资公司国产化的事情也就随之终结。加之受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上汽暂缓了部分项目的投资,而仪征基地本身就拥有5万-8万辆产能,完全能满足伊斯坦纳新产品的产能要求,这使得无锡新雅途[综述 图片 论坛]基地闲置至今。

“与依维柯扩大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借依维柯之力,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上汽内部人士透露,对于上汽现有的商用车资源,要“变废为宝”。

今年年中,依维柯中国区总经理万如意曾先后两次亲临无锡,目的就是考察原南汽新雅途基地。

记者了解到,在与依维柯扩大合作以后,无锡基地目前的一个可行方案仍然是作为伊斯坦纳新产品的生产基地,伊斯坦纳是上海汇众的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只能走高端,产销数量不多,与依维柯扩大合作后,上海汽车和依维柯计划引入依维柯的技术,优化成本结构,打造性价比更高的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联合依维柯收编无锡基地后,上依投资公司还计划全面整合上海汇众的业务。上海汇众目前主要的商用车业务集中在重卡和零部件。记者了解到,在与依维柯扩大合作后,汇众的相关业务很可能将纳入上依投资公司,第一步则是将重卡部分与现有业务进行整合。

出口平台的可能性

作为菲亚特集团的一份子,依维柯公司设计、生产并销售全系列轻型、中型和重型商用车以及非公路用卡车、城市、城际客车和旅游车及其他特种车辆。在与上海汽车扩大合作以后,依维柯和上海汽车计划将产品合作范围由轻型客车、重型卡车首先将把其全系列商用车带到中国市场,拓展至大中型客车、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等包括依维柯大家族的所有产品领域。

上依投资公司目前拥有了包括重庆红岩、南京、仪征和无锡在内的四个基地,加上未来即将全盘运作的汇众,仅基地就多达五个。其中南京两个工厂制造轻型商用车及轻型客车,而位于重庆则生产重型卡车。目前,上依投资公司正在为每个基地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案尚未正式定论,但总的原则是各个基地之间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扩大合作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合作双方将共同建立技术中心从事相关产品的开发工作,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上对用户需求形成快速响应。

有分析称,依维柯拥有遍布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个维修站,这意味着,上依投资公司的产品一旦借助这些网络走向世界,双方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很可能变为一个全球出口平台。

通用商用车橄榄枝为何抛给一汽?

“商用车合作伙伴的选择上,通用一度想专一与上汽合作,”知情人士透露,2002年11月,上汽与通用、柳州五菱三方共同组成了合资公司生产微小型客货车,但由于在轻型卡客车方面,上汽并无经验。2002年,通用还持有五十铃49%的股份(3年前通用汽车公司又卖掉了所持的五十铃的全部股份),当时考虑的一个可行方案是,由上汽收购江铃汽车,然后联合五十铃成立一个合资企业,拓展相关业务。然而,上汽的脚步慢了一些,江铃被长安集团收归囊中,此方案也随之流产。

随后,通用开始考虑其他的企业。

2007年,通用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已与南汽全面合资,并在商用车方面与依维柯展开了合作,与包括南汽在内的上汽进行商用车合作已无可能。在通用看来,与江淮的合作优势比南汽更明显,但江淮是一个以发展自主品牌为重点的企业,并且还准备全力发展轿车,当时,江淮轿车正值审批阶段,如果与通用合资,很可能影响到江淮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审批,这使得通用与江淮之间的谈判难以进行。

2007年,在美国通用授权下,通用中国与一汽集团进行了接触。一汽集团拥有一汽红塔51%的股份,但一汽红塔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经过长达32个月之久的筹划,一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合作终于开花结果。8月30日,长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通用”)挂牌,揭开了通用在中国商用车发展的序幕。

按照双方的约定,新公司由一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各占50%股份,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合资后的一汽通用2015年将达到25万辆整车的年产销目标。记者了解到,此次一汽集团主要拿出一汽红塔的部分资产和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与通用合资。

一汽红塔具备商用车和乘用车两个平台。商用车有小解放、解放小卡、解放微卡、红塔金卡、 红塔微卡等轻型卡车及工程车系列产品600多个品种;乘用车有微轿、轻客、MPV[综述 图片 论坛]、SUV系列产品。

在选择的产品中,合资公司主要生产的是轻型载货车类、轻型客车类及相关总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仓储、出口及物流。这些产品与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错位竞争,并无直接的竞争关系。

而从品牌上看,合资公司将实行多品牌战略,基于一汽品牌产品不断发展的未来,新产品仍使用一汽解放品牌,而从通用汽车引进的产品或将使用通用汽车旗下品牌。

相关报道:

独家:上汽通用五菱自主轿车有望明年上市

上汽通用五菱涉足乘用车 紧凑型中级车已经立项

德国大众收购韩国双龙?上汽或为幕后推手

上汽南汽曲折合并 全力发展自主品牌

上汽或将注资百亿元 力挺新通用汽车IPO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俞凌琳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