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市场最健康
2009年10月14日 20:04汽车观察 】 【打印共有评论0

情况不算糟糕,尽管竞争者越来越多,这家全球最大的独立柴油机制造商在中国从未错过机会。

文=本刊记者 刘春晓

摄影=贾玥

要让一场以新能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演讲牢牢抓住所有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考虑到演讲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这更富有挑战。

但康明斯中国总裁Steve Chapman还是做到了。用流利的中文,他对台下数百名观众轻松地介绍自己:“曹思德,这是我2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因为我要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客户服务。”

事实是,为自己取个中文名字,是每个到中国任职的康明斯高层的第一件事。这家拥有丰富国际化发展经验的发动机制造商,凭借高度本土化发展,从不愿放过任何机会,在中国同样如此。

几个月前,与中国最大轻卡制造商北汽福田合资成立的福田康明斯正式投产,自此,康明斯在中国重卡、中重卡、轻卡市场的战略布局已经完成。尽管时日尚短,但业界人士对福田康明斯项目十分看好,认为这将成为康明斯在中国继东风康明斯之后的又一成功范例,并由此抓住中国轻卡市场爆发的先机。

“是的,我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尤其是在中国。尽管康明斯同样遭遇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全球业务受到了影响,但事实证明,中国的市场是最健康的。”曹思德这样告诉记者。

战略伙伴的选择战略

“中国是康明斯全球第二大市场,2008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业绩超过23亿,而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

对此,曹思德先生归功于合作伙伴选择的成功。“很少有公司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获得成功。我们与所有的合资伙伴都是平等的,康明斯与中方的所持股份比例都是50%。我们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虽然我的伙伴们不生产发动机,但是他们和我们的价值一样高。”曹思德先生表示,“康明思很重视战略伙伴的选择,我们会考虑的很细,考虑我们的长远发展。”

康明斯是最早在华进行发动机企业本地化生产的西方柴油机公司之一。1981年,重庆发动机厂开始许可证生产康明斯发动机,1995年康明斯第一件中国合资发动机工厂成立。到目前位置,康明斯在华总计有26家机构,包扩15家独资和合资企业。

这份大度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也使得康明斯在中国获得了一批坚实而强大的盟友:东风汽车、陕汽集团及北汽福田等,每一个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如今,康明斯十八个发动机系列已经有十一个在中国本地生产,在发动机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国,康明斯的地位牢不可破。

“战略伙伴的成功选择,是我在中国所做得最得意的事情。”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