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能否破解新能源车推广“死循环”?
2010年01月15日 09:25新诺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推广经验,搜狐汽车认为,政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是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因素。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出通知,今年将“十城千辆”示范计划从13个城市扩大至20个城市,同时在这20个城市中选取5个城市做试点,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政府补贴。

目前尚不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经在“十城千辆”计划中投入了多少资金,未来还将投入多少资金。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城千辆”的示范效应有限。从科技部此前公布的“十城千辆”计划中各城市制定的示范推广计划来看,到2011年之前,大多数城市只会采购一两千、或者两三千辆节能或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城市采购的数量也只有一万辆左右。以此计算,所有13个城市的推广计划只有三、四万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面临着一个“死循环”。由于研发和生产成本高,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售价高,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新能源汽车销量极少,这样,汽车企业就无法扩大生产,也就无法降低成本。如果按照这个循环,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十分困难。

搜狐汽车认为,要想破解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死循环”,政府补贴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模,同时要有一定范围的覆盖。

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2009年,中国乘用车销售突破1000万辆,如果按照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约1350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超过60万辆。如果政府补贴三分之一,也就是20万辆,每辆车补贴3-4万元,那么总补贴金额将需要60-80亿元。财政部门拿出这么多钱进行补贴并非易事。

相关专题:

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算细账”

相关报道:

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标准或月内出台

政府补贴治标不治本 新能源车发展还要靠企业内功

新能源车能否绽放异彩?2010中国车市10大猜想

业内人士:购买新能源车应根据动力类型差别补贴

媒体评论:新能源车仍旧纸上谈兵?

新能源车成本高依然很“概念”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