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产生利润的外销模式,遭遇重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必须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了5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温总理指出,《纲要》应改变教育行政化倾向,要让人民看到希望。民众期待经过反复讨论的《纲要》能早日促进中国实现教育强国之梦。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途径是要通过关键技术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因素是人的教育问题。但中国的现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同人才素养的提高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错位导致教育供给与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按需求决定供给的基本原理,教育供给结构应该朝向技工教育普及化、大学教育精英化方向发展。但教育行政化的积弊又令供求信号无法传导,产业一线的企业招工对技能要求在逐步提升,技工荒正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各大高校纷纷运动式扩招,加剧了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必定倒逼到本科教育中。同时,为了延缓大学生就业困境,硕士和博士也次第扩招,只能重演本科扩招的困境。由此产生了本科教育功利化,大学毕业生蚁族化,民营教育边缘化,技能培训教育信息不对称,教育机会不均等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又是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
原有的教育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到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并且切实做好教育改革,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吉利集团作为中国创新型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始终依靠人才和创新取得发展,近年来通过战略转型,走出了一条产业升级与人才教育培养相适应的独特发展模式,先后建立了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新路。吉利教育机构独创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视人格教育、品德教育和是非判断力培育的应用型、智能型人才的“311”教育模式。“311”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材不同,教法各异。这种创新型的改革探索,历经数年取得了明显的全面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和不断创新精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认为,“311”教育模式是一种“倒逼式”的模式,就是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因此,“311”教育模式具有开创意义,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途径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人才需求就像越长越大的孩子,而教育方式如同一成不变的衣裳,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是避免捉襟见肘的根本大计。我们认为,吉利集团的这种产业同教育改革的适应性、协调性发展模式可以成为中国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发展的一种探索模式。
从吉利集团办教育的实践效果来审视,首先,由于根扎在大地上,眼睛盯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上,不迷信、不顾忌、不拘泥传统的羁绊,办学定位针对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进行改革试验,除了与公办教育形成有益竞争外,可以给更多高等院校的教育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教育事业能否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健康发展,取决于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这种“满足程度”,有赖于吸引多方面、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流向高等教育领域。如果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
第三,实现生源渠道多元化、广覆盖,从市场上广罗适龄青年入学,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可以创造大量社会就业岗位,有效提升和利用社会智力资源。
第四,希望国务院或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用型政策,调动中央、地方两方积极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有效地引导、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调控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频率,加快提升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质量,保护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2:李书福两会提案: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