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4个月前已经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长达8年的合作夙愿或尚未真正启程。
虽然14个月前已经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长达8年的合作夙愿或尚未真正启程。
日前,消息人士透露,福田与戴姆勒的合资谈判生变,短期内恐难有结果。双方在合资协议具体内容谈判过程中,意见难达一致,很多内容已经“面目全非”。该人士透露,“双方最大的分歧之处,正是当初双方合作蓝图中最美好的部分”。
2009年1月29日,北汽福田和戴姆勒在德国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双方将把以50%:50%对等比例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作为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福田产品的经销和产业化,但此后再无更多消息。
对于双方合资谈判生变的消息,北汽福田党委副书记赵景光明确予以否认,他表示,“合资项目相关文件早已弄好,已递交到政府部门审批,迟迟没有进展是因为还在等审批结果。”
不过上述消息人士认为,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工程之一,福田与戴姆勒的合资项目进展缓慢并非卡在了审批环节,他分析,双方谈判还没有达成一致协议,所以可能还没有向主管部门递交最终的审批材料。
审批悬疑
一年前就签署了《商用车合资协议》的福田、戴姆勒,是否真的至今尚未递交审批材料?
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咨询该项目是否已经上报,为何迟迟未获审批。发改委相关人士并未直接回答,仅表示该项目的确是在国家发改委的管辖范围内,项目如果通过审批与核准,发改委网站上会进行公示。
“目前该项目处于何种状态我不予回答,至于现在企业是否递交申请以及其他更多的进展,你应该去采访企业。”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
随后记者致电戴姆勒东北亚公司高级公关经理王辉,但对方并未予以答复。而北汽福田的赵景光则称,合资公司很有可能今年上半年就将正式成立。
一位在合资企业工作多年的老总透露,按照正常的中外企业合资流程,双方应该先签署一个意向合作协议,也就是合作备忘录,之后将大致合作内容向政府部门汇报,咨询是否违反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等。获得口头认可后,双方才开始正式的细节谈判,并签署合资协议。
但这样的合资协议离成立正式的合资公司还有多个环节。首先要进行全方位的可行性研究调查,并书写报告,其中涉及合作模式、产品、产能规划以及运营模式等非常详细的内容。之后将相关材料正式递交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双方才能正式办理工商注册等手续,成立正式的合资公司。
2008年8月7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于2009年1 月29日,在德国柏林共同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同年2月3日,福田汽车(600166)发布名为《福田汽车关于与戴姆勒签订合作协议公告》,表示上述项目尚须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审批,但除了表示需要上报审批外,关于是否已经上报、何时上报或者其他更多的进展,始终未有确切的消息。
“正常来看,福田、戴姆勒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合作协议是在中、德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订的,发改委不会为难才对,这么长时间下来没有动静,除非提交的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否则尚未提交申报材料的可能性很大。”上述老总分析,“无论哪个原因,跟双方谈判的进展都有关系。”
事实上,在此次签署对等合资协议之前,福田、戴姆勒的合作就曾被拒过一次。2006年 11月30日,A股上市的北汽福田公布定向增发方案,外国战略投资者戴-克占增发后新股本的24%,一跃成为福田第二大股东。2007年1月13日,北汽福田与戴-克签订了《定向发行与股份认购协议》和《联盟协议》,约定2007年4月30日前完成交割。
但这项入股方案最终没有得到商务部和证监会的通过,主要是证监会出台了防止以战略投资方式低价收购A股的新规,而在产业层面,发改委也在汽车行业将高于20%的入股定义为合资。如此一来,双方不得不重新拟定“传统”的成立合资公司方案。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秋凤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