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国内汽车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
2010年09月07日 08:23新诺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久前,随着华泰B11轿车匹配欧意德柴油动力总成隆重上市,中国首款柴油动力轿车正式诞生。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风潮中,新一代柴油动力的技术优势愈发受到国内整车厂商关注。据乘联会专家预测,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细分发展轨道,在节能、低碳的发展趋势中,柴油车很可能将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

两大压力 提速柴油动力普及

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使得“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重要课题。作为国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汽车业的推进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节能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005年,我国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4亿吨,按同年开采量,储采比不足13年。近日有消息报道,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已至55.14%。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石油进口的需求将会超过5.5亿吨,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超过60%。在石油消费中,汽车用油居高不下,比重将从2000年的33%上升到2020年的60%以上。

降低碳排放同样任重道远。在7月21日举行的的2010低碳中国创新论坛上,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国,如果按照当前发展模式,中国要达到美国当前的经济水平,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将是美国的8倍,低碳化已经刻不容缓。

轿车柴油化是当前国际普遍采用的一条节能路线。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对大量柴油机的测试表明,同排量新一代柴油机比汽油机节油30-35%,越来越高的燃油消耗控制标准正在成为柴油机超越汽油机机遇。而来自相关机构测算表明,如果中国未来柴油车的普及率能达到30%,5年就可以节省下近两个大庆油田的储量,而中国每年就将因此减少54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面对节能减排压力的中国来说,柴油动力的应用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利好前景引发国内车企关注

柴油车从前在中国发展所受到的一系列市场条件限制,如今正在被逐一的破除,一个庞大的柴油车市场正在由理论变为现实。

技术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柴油车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而现在,国内柴油技术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为大范围普及创造了条件。据亚洲最大的清洁型柴油动力总成制造商欧意德的技术人员介绍:新一代的柴油机在节油方面同等排量的柴油机比汽油机能节油3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也减少了25%。如今,柴油车已经一跃走上了清洁化、舒适化、高效化的道路。

同时,国家政策也有了利好转变。今年6月1日,国家颁发的《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中,首次将柴油机列为鼓励发展的对象。专家分析称,国家的认可与鼓励将更加促进柴油车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在利好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国内一些汽车已纷纷投身到乘用柴油车的怀抱。据了解,在奇瑞长城自主品牌企业里,柴油车都已作为重要的战略车型,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欧意德等发动机企业,更以前瞻的眼光未雨绸缪,早在2006年便一举掷下了一百万台发动机的产能规划,也由此成为柴油机市场开拓的先行者。

据了解,自2006年起,欧意德先后与意大利VM、德国ZF、博世、霍尼韦尔等公司展开密切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清洁型乘用柴油机技术和AT自动变速器技术,成为目前自主品牌唯一同时掌握这两项核心技术的企业。

专家预计,凭借新一代柴油动力的技术优势与利好市场条件,柴油车细分市场具备蓬勃发展的条件。未来10年内,将在中国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同时也将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最重要的突破口。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