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车企将陷入生存危机
日前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曾明确指出,要推动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重点行业的,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六大重组行业中,汽车业被放到了首位,监管层对其整合的重视程度已显而易见。而本应于今年出台的《汽车行业重组指导意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年规划》、《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等政策至今尚无音信,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轮指导政策迟迟不推出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今年汽车行业的运行趋势良好,监管层倾向于将一些重大政策再观察、酝酿一段时间,这些政策极有可能在明年两会期间推出。但国家对于汽车业重组政策的推出越是审慎,对其重组的力度将越大。
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虽然产能是否过剩本应由市场做出判断,但由于近年来地方政府直接影响汽车工业,生产导致的产能过剩积或将成为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汽车行业在2011年及此后几年的大规模重组不可避免,市场集中度将大大提高。1/3 的汽车整车企业陷入生存危机,或被收购或破产。
那么,这幅并购重组的路线图将如何绘制?谁将成为最后的龙头?谁又将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政策后遗症:
细分行业内洗牌将加剧
虽然减征购置税、汽车下乡等补贴性政策的淡出,短期内会为整个行业带来颇为负面的情绪。但由于优惠政策的指向有所倚重,对于政策的主要受惠者,其遭受后遗症的影响更为深远。
购置税政策的优惠对象主要指向了1.6L及以下乘用车,微车等交叉乘用车则借助汽车下乡赚了个盆满钵满。根据中原证券的研究数据,相较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销售水平,上述两类车型的销售增速分别达到了135.59%及 153.09%,在众多车型的销售增速排行榜中分列第三位及第二位。
中原证券的分析师徐敏锋指出,由于1.6L以上轿车、大中客、SUV等车型几乎没有受益这一轮政策的刺激,明年反而可以获得尚可的销量增长,但1.6L及以下轿车和微车销量将会下跌。
毋庸置疑,无论是1.6L及以下乘用车还是微车,都将迎来更为寒冷的2011年。但两者相较,毕竟1.6L以下乘用车的其产品利润率也较为可观,其消费群体业已相对稳定。虽然被撤掉了“小灶”,但凭借着这两年积累下的利润,还可以勉强撑过寒冷的冬天。
但微车行业的问题已经不能通过节衣缩食而解决了。微车一直是行业内利润最为微薄的车型,有业内人士指出,微车生产企业的净利润不足7%。2009年之前,我国微车市场主要由长安、上汽通用五菱、昌河、哈飞等6分割。但2009年后,受到市场行情井喷的诱惑,奇瑞、海马等轿车公司纷纷踏入了微车市场,截至目前,微车生产厂家已达17家。且无论是后来者还是先到者,都在竞相扩张自己的产能。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我国微车总产能将达500万辆,而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仅为200万辆。微车行业在未来的两年内面临的一场满是血腥味的战争也许已经在所难免。
四大汽车集团:
2011难有大动作
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被划入第一军团的一汽、东风、上汽、长安,虽然在过去两年中各有作为,但在即将到来的重组高峰年,却因各自情况所限,难有大动作。
对于一汽集团,历史问题颇多的一汽夏利[综述 图片 论坛](000927)已经成为了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绊脚石。由于其内部整合始终尚未完成,一汽集团很难在2011年继续开疆拓土。“先收缩、后扩张”可能是一汽集团今后采用的战略。
在过去两年我国汽车市场井喷的背景下,日本车企由于受其自身文化的影响,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欧美甚至韩国车企,而东风则由于在与日产的合作中一贯的缺少话语权,在此过程中始终处于看同行吃肉、自己喝汤的尴尬局面。面对2011的行情激变,本已保守的日资企业应该不愿意在此时有什么大动作,而东风也只能在并购浪潮中继续坚守其本职工作。
而已坐稳国内汽车业龙头位置的上汽集团,由于国内业务已经进入了规模效应的收获阶段,其目光早已瞟向了国外市场。从最早对双龙的绝对控股,到与通用在印度颇为稳妥的五五分成,再到日前持有通用1%的股权,上汽正在学习如何在海外市场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于上汽集团,与通用联手共同开发亚洲市场,也着实比去搅国内车企并购的浑水更具吸引力。
将哈飞与昌河收归麾下后,长安汽车终于完成了从第二军团到第一军团的跳跃。日前,长安汽车宣布,公司将斥资43.27亿元在北京房山区建设乘用车项目,备受关注的长安汽车新能源车生产也在项目建设范围内。“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完成了战略性收购和产能部署,公司在2011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曹鹤表示。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郑 洋
编辑:
zhangy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