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用可不能再用老打法
2009年06月23日 14:42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吴迎秋

随着克莱斯勒破产重整方案渐渐明朗,未来的“M2009/index.shtml" target="_blank">新通用”会是什么样,越来越引人关注。按规定,通用宣布实行破产保护后60~90天,要完成新通用的重组。

新通用是什么样?记得几个月前我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丁磊在讨论美国通用未来时,我就开玩笑说过,通用汽车总部应该搬到中国上海,未来才可能有希望。

同样,我也与吉利集团李书福开玩笑,通用汽车只有请李书福出任CEO,才能最终走出困境。

说是玩笑其实不是玩笑。

首先,通用汽车真的要从上海通用在中国的成功中汲取经验。都知道上海通用成立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过去几年中连续占据中国市场轿车销量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轿车领域龙头企业。但我认为这“功劳”不只是通用汽车带来的,应当归功于建立在中国的这个合资企业。就像上海通用前任总经理陈虹说的那样,“别克只是个符号,离开上海通用什么都不是”。是上海通用让通用汽车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中国汽车要走出第三条道路”的观点,当年就是陈虹首先提出来的。此前,在自主发展与合资合作两条道路如何协同上存在着不小争议。陈虹的观点表明了,合资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它考验中方能否有国际思维和眼光。整合国际资源,在整个业务链上推动合资企业的发展。引进一个车型容易,但要打造一个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并且还要用中国文化读懂的品牌更不容易。这个观点在今天看可能谁都明白,但在当时是会引来碰撞的。要知道,当年通用汽车进入中国合资生产时提出的口号就是,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体系。口气大的吓人,谁敢不听他的?但上海通用没有简单的“言听计从”。当年的“赛欧[综述 图片 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0万元买别克”,上海通用第一个将中国市场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放在了眼里。

一切从市场出发,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并且将之贯穿于企业整个业务链的各个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地尽力做好。应该是上海通用能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这个方面,通用汽车相形见绌。居高不下的成本就是集中体现。最近,大家都在说,通用汽车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了,是企业倒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这话只是说对了一部分。从企业整个业务链看,都存在着不可思议的成本摊派。有人曾开玩笑说,将某个车型两个反光镜变一变,研发部门可以给出一个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研发费用方案。这已经是什么样的市场观念了?可这真的是通用汽车过去的打法。我曾经围绕着成本与研发理念小心翼翼地想与不久前刚刚退休的通用汽车负责研发的副总裁,也是国际汽车界大名鼎鼎的鲍勃·鲁兹交流看法,这个可爱固执的“老头”根本不屑一顾。我相信,那个时候,他眼中很难有消费者。

在成本控制方面,通用汽车一定要迈过这一道坎。而且一定要向李书福学习,我始终认为,国际汽车业谁能掌握未来一定要看能否造出又便宜又好的汽车来,通用、克莱斯勒在“好”这个方面绝不差,他们是倒在了不“便宜”上,李书福造出了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尽管在“好”的方面有待努力,但他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得不错。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生存,还赢得后来居上的机会。几年前,李书福就是看出了通用汽车们的不“便宜”,才说出了他们要倒闭的预言。当初没人信。今天,通用汽车在倒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看看站起来的吉利。

说到通用倒下去的原因,我注意到中央电视台不久前在节目中认为,是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节能、环保的小型车和新能源汽车。这肯定是个误判。好好想想,如果还是那么高昂的成本,那么的不“便宜”,再节能,再环保的车又有什么用呢?还有,小车型、混合动力车,丰田汽车做的最好,为什么丰田会遭遇公司70多年来最大的亏损呢?所以,我也始终不认为菲亚特的小型车能为克莱斯勒带来未来。更何况菲亚特在小型车上与丰田相比并不占优。

新通用必须换打法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造车了。旧通用的失败是以成本、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造车理念出了问题,不是产品和技术本身的问题。看不到这一点,新通用的未来难说希望。

非常有意思,通用汽车和上海通用刚刚发布消息,现任上海通用外方执行经理调任美国总部高升,并且是“连跳几级”,原负责市场营销的外方副总刘曰海重回上海通用升为执行经理。也许这个人事变化意味着通用汽车如本文所说的要从学习中国开始,换新的打法了?值得关注啊!

(本栏目作者系车世界传媒总编辑、《汽车产经报道》执行出版人)

相关专题:

脱离破产保护 新通用开始运营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