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亟待脚踏实地练内功
2009年09月10日 10:13 】 【打印共有评论0

汽车业不同于时装业,它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以来,全球成功的汽车跨国公司在研发长远战略中,对高效内燃机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三大领域都有涉足,且随着油价变化的大趋势得心应手地把握三者的发展力度。没有谁会把宝全押在新能源车上。

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在中国已经搞了20年。学费交了不少,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零的突破”。说是抢占了“制高点”,纯属“忽悠”。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无论在单项技术、产业协作、社会推广方面都仍然还是“小学生”,亟待脚踏实地练内功。

金融海啸引发全球汽车业一片凋零,中国车市风景[综述 图片 论坛]独好。尤其是国家的提倡和200亿元的财政补贴,让国内爆发一片新能源冲动:各部门在共同高调下,说着不同的潜台词;企业不论水平高低一哄而上,报个项目上面就给钱。有明眼人说得好——新能源是个“政策市”。

20年来,国外一些厂商的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已经累计销售了几百万辆。直到今天,还没有一款中国研发的新能源车在市场上大规模销售过,更没有一款车经历过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长期使用考验。这方面还真不如眼下年销1000万辆的电动自行车来得靠谱。

按照有关规划,到2011年中国新能源车将达到50万辆,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这在全球汽车业也堪称一个“跨越式”突破,能否真正实现,三年后便见分晓。

在一种新的主流能源为全球汽车业所认同,并获得社会大量而方便的提供之前,匆忙推行新能源车的产业化,无疑是把买车的大量消费者置于无米之炊的尴尬绝境。

按照全球汽车业的共识,在未来20年到30年内,新能源车有望达到汽车总销量的10%,全面取代传统汽车则无从谈起,新能源车的研发还只是找寻“远水”的前哨站。因此,传统汽车的优化和新能源车的研发,是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解近渴”最立竿见影的作为是加大投入,对传统汽车技术进行优化。如果3年内中国汽车发动机的油耗全面降低20%,以年产1000万辆计,不就等于中国每年生产了200万辆零能耗、零排放的汽车吗?(李安定)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安定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