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洋媳妇的另一种思路
2010年04月07日 20:32西安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眼下,中国汽车圈最重磅的消息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尽管这件事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但当双方最终在瑞典签字画押的时候,还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其实,这次收购事件之所以能引起众多人士的“指手画脚”,无非是因为双方看似极不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沃尔沃,一位曾经有一段不成功婚姻历程的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姑娘。吉利,一个白手起家的土生土长毫无背景的小伙子,而且,他们还是跨国婚姻,但就是这样一桩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婚事,硬是让李书福给谈成了。

这次“吉沃”牵手进洞房,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正式进入第三个阶段――海外并购。梳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最早是闭门造车阶段,近十多年是用市场换技术阶段,眼下的海外并购,也许是一个新的阶段。

闭门造车阶段,受制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别无他路。改革开放后,我们实行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线路。当时考虑的是,以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前来合作,但要分享巨额的垄断利益,就必须向中国转让技术。在当时的中外合资契约里,无一例外都有一条若干年后国产化率达到多少比例这样的规定。然而20年走下来,情况却离我们当初的设想越来越远。技术的确引进了一些,但大都是过时的技术;品牌基本都掌握在外方手里,中国本土的品牌几乎没有,仅有的几家,也都集中在品牌附加值非常有限的中低档领域;更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本土的研发能力仍几乎为零。

眼下,海外收购,不啻为另一种思路。

海外收购的好处显而易见,成熟的生产线,最核心的研发技术,先进的管理团队以及我们最欠缺的发展经验,这些都是基础尚显薄弱的国内汽车品牌命门,如今为我所用,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惟一给我们留下悬念的就是:从小身处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两口子是否能过到一起?东西方企业文化是否能够相容?不得不说,先前上汽和双龙的收购案因为工会问题而闹得不欢而散的结局应该警钟长鸣,但是如果有人抓住这一点不放,大谈特谈海外并购不同文化之间的难以调和,就有点因噎废食之嫌。

每一条发展道路,都是有利有弊,谁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最重要的不是无限放大弊端,而是如何将益处最大化。海外并购,无论是对于目前中国的车企,还是中国的车市,也许都是大势所趋。新的思路,需要有先行者,首先请为他们的敢作敢为而鼓掌!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o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