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造重卡是经过反复论证的。是大运继生产摩托车、进军房地产业务之后的第三个大项目,也是大运未来的重点项目。造重卡也绝非冲动之举,而是顺势而为。
弹指一挥间,十年前,当全国重卡年销量只有4万辆的时候,没有谁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重卡产销已经接近了70万辆。
“太不可思议了。今年前几个月,我们每个月都有8万台的产销。”“井喷”的市场行情让中国重卡变速箱老大法士特老总李大开在欣喜之余甚至感到了一些不安。在他看来,中国重卡市场产销的拐点也许就在眼前。“今年也许就是中国重卡产销的分水岭。”
按照李大开的想法,国内重卡市场产销的顶峰就在70万辆左右,“如果加上出口到海外的销量,中国重卡市场一年的总量或能接近100万辆。但最近两年肯定不能达到,毕竟,海外各主要出口国的经济形势还不甚明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同样显示,2009年,国内14吨以上重卡生产企业前10家的销量集中度为83.09%;前5名的集中度为95.47%。也就是说,前5名企业已牢牢控制住了重卡市场的大部分销量。换句话说,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留给其他企业的机会都已经不多了。
但即便行业专家的预测以及数据的显示也难掩新军的集体“冲动”。
成倍增长的市场容量还是让中集、奇瑞、大运、长安、力帆、广汽等多家企业进入重卡领域淘金。坊间传闻,作为轻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江铃也已将重卡项目立项。而早在多年前,江铃福特的重卡产品也早已在车展上频繁亮相。在他们看来,重卡市场依然是他们眼中的膏腴之地。
“这并不意味着新军就没有了生存空间。”不久前,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陈澔利告诉记者,因为看好重卡未来的市场空间,大运才会斥巨资上马重卡项目。
作为一家刚刚上马重卡项目的企业,陈澔利显然并不认同上述专家的观点,在他看来,重卡在国内的市场保有量不能超过100万辆也许是一个伪命题。“三年前,谁能想到今年会有超过70万的市场容量?我个人理解,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全国经济建设的如火如荼,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重卡市场超越100万辆指日可待,更何况,作为一个行业,重卡市场每年就有10%左右的自然增长。其次,从重卡占从商用车总量的比例来看,我国当前重卡产销也只有二成左右的比例,和海外四五成的比例相比,依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显然,这些都留给了重卡新军们无限的盈利遐想。在陈澔利看来,从企业微观的角度看,大运造重卡也绝非冲动之举,而是顺势而为。
“大运造重卡是经过反复论证的。这是大运继生产摩托车、进军房地产业务之后的第三个大项目,也是大运未来的重点项目。一、作为摩托制造,大运摩托的业务如今已位居全国前六强,去年,大运产销摩托85万辆,今年产销将超100万辆。但未来,市场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开拓蓝海。二、虽然大运的房地产业务很成功,但当前,房地产业务却不会是大运的重点。大家都知道世界最大的汽车厂商是谁,可谁会知道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是谁呢。三、特别是多年积累的重卡销售经验也让大运对未来的销售看好。”陈浩利告诉记者,早在20年前,大运就已经涉足重卡的销售领域,并曾经创造过一年销售3千多辆重卡的辉煌[综述 图片]业绩。如今,麾下包括重卡销售在内的13家4S店依然有序经营。“这显然是大运上重卡项目的一个最有利条件。”陈澔利告诉记者,多年的深耕细作,早已让大运对重卡市场,特别是山西当地市场的格局,以及客户的真正需求有了很深的理解。
在陈澔利看来,大运上马重卡项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全国最大的重卡市场,山西,这个以煤炭资源享誉中外的资源大省,虽然每年具有5万辆的重卡市场保有量,但多年来,山西却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作为拉动GDP的大户,“大运重卡项目无论是山西省政府么还是运城当地政府都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此外这个项目还可填补了山西没有汽车产业的空白。”
事实上,看一个企业是不是冲动行事,看一下企业的规模就可知晓。
“你看,我们是像做一锤子买卖的人吗?”指着眼前方圆颇具规模的生产基地,陈澔利说话颇有底气。他告诉记者,大运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大运却舍得投资、善于投资。对于企业的长远规划,大运不会只图眼前的利益。目前,大运重卡项目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且已经完成了20多亿元的投资,项目可在今年实现产能2万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晓辉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