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张志勇:自主品牌跛脚的成人礼(2)

2011年05月10日 10:29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张志勇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进入张志勇专栏主页>>

政策的变迁

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与崛起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大部分或者说重量级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他们无一不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财税大户,即使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看待政策的脸色行事。

因此,要认清今天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路线,必须对19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恰当准确的分析。

中国政府的汽车政策,最大的莫过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了。

中国最早的正式的汽车产业政策是1994年版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从当时的政策名称来看,政策的关注点基本还是把汽车作为工业的一部分来对待,及至到2004年,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则是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巨大进步。从工业到产业的转变,说明政府意识到了汽车作为一个巨大产业链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消费习惯的重要作用。而2009年1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则是面临经济危机,对于原来汽车产业政策的再次重大修订。其中,特别突出了自主品牌的内容,说明国家意识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应该更加着重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本土企业,中国政府从政策方面更加清晰更加直接地鼓励中国汽车企业,打造本土自主品牌。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大的脉络,其实也就是沿着如何鼓励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的路线走下来的。

2005年4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进口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零部件关税为10%,整车关税为25%。该项政策是中国督促外资企业积极实施国产化政策的延续。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原来关于国产化要求的政策似乎与世界自由贸易的公平性相冲突。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模糊了这样的提法。因此,为了促进国内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发展,以及汽车整车企业尽快获得关键技术,因此,整车特征管理办法,无疑是一次对于国产化的重新解读。

而加大国产化的比率的要求,无疑是希望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配套能力的一种期望。

世贸组织的判决,似乎让中国汽车企业遇到了阻力。回过头来看,其实国产化的限制确实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能力,但是实际上,这种依靠限制性的政策,并没有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提升,反而是,一些原来还有的一些汽车品牌,比如红旗,一度停产;上海牌轿车却从此从市场上消失。

中国政府后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开始从限制外资到鼓励自主。特别是2009年1月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白无误提出了鼓励自主品牌发展。

合资企业开始搞自主品牌的现象增多,无疑是鼓励政策开始见效的结果。不过,中国汽车企业要真正达到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的政策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资金和口号的支持,需要有成套的系统政策。显然,中国相关部门在发展本土汽车产业的政策上欠缺更加完善的体系。

而从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看,汽车政策是汽车发展的一个导向标,其对汽车市场的作用有时候连政策制定者也未必考虑周全。

[责任编辑:liujm] 标签:自主品牌 自主 车企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