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德重新定义奢华:奥迪如何领跑中国?(2)
2010年03月17日 10:08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三巨头鏖战,奥迪需要尊贵感

由于奔驰近三年在中国大手笔投入,处处针对奥迪,德国豪华车三巨头在中国的竞争已经接近白热化。据了解,宝马对于奥迪的研究已经渗透到日常的营销和售后会议中。这种气氛让一汽奥迪去年下半年以来,感觉到了空前的危机感。而消息传到德国,也引起了施泰德关注。

原因很简单。当年奥迪喊出“2015年成为全球豪华车第一品牌”时,曾把美国定为未来的首要战略市场。未料金融危机让美国市场难见起色,中国区对于想20015年称霸的奥迪显得越发重要。

相对于奔驰宝马总部直接支援中国区不同,奥迪近年发展主要靠中国业务自身滚动。如何争取总部更多的政策和产品支持,是奥迪中国区两位销售老总唐迈张晓军,向施泰德汇报最多的内容。

随着豪华车三大品牌布局完成,有针对性的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据业内人士观察,这三大品牌的各自策略依然是有差异的:

其中奔驰的战略主题是“品牌复位”,通过产品设计的年轻化,改变老迈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一系列针对年轻人群的营销手段来增强亲和力和动感,让奔驰品牌走下神坛。

宝马在中国,一方面通过体验式营销,让更多消费者去体验宝马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化解以往形成的负面形象,让宝马形象融入主流价值观。宝马在产品和品牌战略上,没有更多创新举措,但是史登科通过抓日常运营质量,走了一条品牌精益化路线。

相对两大竞争对手,奥迪目前依然占据中国市场优势,唐迈和张晓军接下来的核心工作只有一个:如何提高奥迪品牌的尊贵感,同时增加品牌的激情和个性。

欧洲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奥迪在德国,品牌认知度已经超过奔驰和宝马,尤其是奥迪的设计,已经走在了另外两个竞争对手前面。奥迪内部对中国客户的品牌调研,得出的结论也是:奥迪的品牌更有时尚化趋势。

要弥补品牌情感诉求的短板,加大进口车业务是直接的方式。“尽管进口车销售数字不会对整体销量贡献太多,但其在品牌形象打造上的促进作用,能极大拉动奥迪的市场影响力,从而突破整体销量的增长瓶颈。”张晓军认为,这是用户强化对自己品牌认识最有效的途径。

中国区依然年轻

2009年奥迪在中国实现了创纪录的15.8万辆销量,但同时市场份额却出现了下滑,面对这种形势,施泰德希望未来奥迪在中国,能够满足客户对汽车运动性和经济性兼备的期望,

包括施泰德在内的奥迪高层认为,中国市场份额下降主要是受到了大众车型市场的发展,对高档车市场形成了一种合围的趋势,必须缩短新产品周期来弥补。

按 照时间表,今年年中,两款结合运动和优雅[综述 图片 论坛]的车型奥迪A5[综述 图片 论坛](配置图库口碑论坛)Sportback和S5 Sportback,以及奥迪R8[综述 图片 论坛](配置图库口碑论坛)spyder也会进入中国。这款车将进一步提升奥迪在运动性上的形象。而刚刚结束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首发的小型车A1,被认为是下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主 打产品。

来自波尔卡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去年年初以来,入门级豪车市场增幅达20%左右,中档豪车市场增幅仅为7%,高端豪车市场则下滑了19%,其余各顶级豪车品牌降幅均在20%以上,有些品牌降幅甚至高达50%。

价格越高、排量越大的车型,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其所处的细分市场表现也越低迷。A1作为入门级豪华车,正合施泰德提出的满足客户对运动性和经济性兼备的需求。这是德国市场多年发展的经验总结。

“我们要说20年前奥迪在欧洲、在德国也面临如何把品牌做成一个充满情感因素,充满激情的一个品牌的问题。”施泰德相信中国奥迪品牌情感性的塑造,会比奥迪在德国所用的时间少得多。

“只要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奥迪继续领跑中国不是太难的事情。”唐迈认为,毕竟奥迪在全球版图上,已跟竞争者不相伯仲。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报道:

国产奥迪Q5限量预订 订金10万/限10台

税前利润率为6.5% 奥迪09年业绩不俗

3月20日正式上市 国产奥迪Q5抢先实拍

奥迪公布新R15 TDI LMP1赛车 下周赛百灵试车

“非常规”发展 奥迪继续领跑高档车市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锋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