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补贴混杂节 节能政策初衷“被打折”
2010年08月17日 09:12世华财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世华财讯]汽车节能惠民工程被部分经销商“变通”运用,目前市场上混乱补贴现象很严重,补贴政策设立之初的鼓励节能减排的意图不能更好地实现。

据每日经济新闻8月17日报道,6月底实施的汽车节能惠民工程曾被认为是刺激车市的强心针,但由于这一政策被部分经销商“变通”运用,其实际效果被打折。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和部分汽车4S店看到,目前市场补贴相对混乱,很多经销商借机减少降价幅度或提高售价让节能补贴变得不那么“实惠”,也有商家给未被列入节能汽车目录的车型打上节能补贴的旗号,自掏腰包以节能补贴的名义进行优惠,这让消费者难以甄别真正的节能汽车,从而让补贴政策设立之初的鼓励节能减排的意图不能更好地实现。

经销商“变通”

6月30日,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公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第一批推广目录,对目录中的车型给予每辆3000元的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消费者。

但是由于补贴不是直接发放给消费者,而是经由厂商兑付,一个月以来,人们曾经担心的问题渐渐显现了,节能补贴政策在进入市场之后,很多经销商借着调价的名义使补贴金额缩水,导致补贴政策的效果不能完全体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销量,但是混乱的补贴方式逐渐让消费者迷惑:国家给了补贴,车辆的实际价格却较之前没有多大变化,那究竟是谁动了我的3000元补贴?

8月12日,在汽车市场调查时发现,虽然大部分经销商没有在节能补贴政策上做文章——之前没有优惠的直接补贴3000元,之前有优惠的则在此基础上补贴3000元,然而,浑水摸鱼的经销商也不在少数。

在北京一家自主品牌经销店,展厅中的一款微型轿车贴着国家工信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补贴标签,车顶放置的宣传板写着“节能汽车享受国家3000元补贴,厂家优惠5000元现金”字样。而据了解,这家店所销售的微型轿车在没有节能补贴前的优惠幅度为7000元,也就是说,虽然国家发放了3000元的补贴,但是消费者实际得到的优惠却只多了1000元。

在北京一家合资品牌的4S店中,记者发现某车型包含3000元节能补贴共优惠8000元,与之前的优惠相比增加了近5000元,但是该款车型在上述4S店的报价却比北京平均报价高出了6000元,折算之后较此前优惠所差无几。

而在一家奇瑞4S店中,记者发现并没有被列入补贴目录中的奇瑞瑞虎[综述 图片]DR打着“提前享受国家节能补贴政策”的宣传标语,经销商向记者介绍,购买该车型可以享受国家3000元补贴,面对记者“此车型不在补贴范围”的疑问,经销商表示由厂家掏钱让消费者提前享受实惠。

补贴标准难衡量

市场中混乱补贴的现象层出不穷,该补贴的没有有效合理地补贴,不在补贴范围的厂商自己掏腰包也要打着国家的旗号把优惠变成补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方式的不明朗。

市场商品的价格本身存在自由浮动,要涨要降都是厂家的战略决策,所以将补贴发到厂家手中,再由厂家发放给消费者,这中间仅仅多了一个环节就会让消费者看不懂补贴是怎么回事了。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迟亦枫指出,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混乱补贴现象很严重,而且没有实际有效的方法去管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