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补贴混杂节 节能政策初衷“被打折”(2)
2010年08月17日 09:12世华财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国家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厂家来达到促进消费、推动节能减排的目的,把补贴发给厂家,当然,国家给厂家的补贴最终还是要转换到消费层面上,但是这种转换没有明确的细则予以规范,价格的上下浮动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本来就优惠车型加入了补贴之后,少优惠一点或者多补一点,都没有相关规定来衡量。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除非此前没有优惠的车型才能看出真正是直接给了3000元的补贴,但是,又有谁能确定说这不是厂家的正常降价行为呢?也许厂商本来就准备降价了。而且,那些宣称“提前享受国家补贴”从而优惠的车型,如果真的进入了下一批节能汽车补贴目录,那么既然已经提前让消费者享受过补贴了,国家发放的真正补贴怎么办?还要不要再补贴?同时,商家自掏腰包的“节能补贴”与国家补贴混在一起,让消费者难以分清哪些是节能车型,哪些不属于节能车型,这也与政策设立时的鼓励节能减排的初衷不符。

对此,迟亦枫表示,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在发放途径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如同购置税的减免那样,直接由国家补贴给消费者,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优惠,而现在的发放方式在车市整体降价的背景下,只会让消费者看不明白到底是把钱补给了谁。

自主品牌受益不多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部部长郭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节能补贴政策对汽车销售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亚市中包含补贴政策的车型大概占据车型总量的30%,实际受到节能补贴政策影响的则有20%。

郭咏还提出,此次受惠政策最大的是合资品牌车型,而原本对此政策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车型实际受惠并不大。在第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71款车型中,自主品牌车型只有10款。

根据调查,享受到政策优惠的经销商的实际效果也并不相同,认为真正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经销商不足23%,剩下77%的经销商认为有作用,但不大。

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调查显示只有44%的消费者在购车时知道购买节能车有政策优惠,而知道具体优惠车型的不足32%。同时,政策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74%的消费者会因为政策优惠而改变购车选择。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