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8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27期刊文说,汽车是中国梦的载体。它承载了中国技术革新和社会革新的梦想,开向一个告别平庸的未来。
文章摘录如下:
汽车是中国梦的载体。它承载了中国技术革新和社会革新的梦想,开向一个告别平庸的未来。
因为汽车最能够冲破刻板的印象。没有人会想到,美国这个已雄霸天下一个多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的汽车王国,会在二零零九年分崩离析。也恰恰是在这一年,中国汽车业崛起,它的生产数量和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不但超过了日本,也超越了美国。
当美国的通用汽车(GM)申请破产保护之际,GM中国的销量却上升逾三成;当美国汽车减产之际,中国的汽车却飙升至年产一千万辆以上;当美国消费者在金融风暴下勒紧肚皮,继续要用开了几年的旧车之际,中国的消费者却如火如荼地去买新车。正是这样强烈的对比,使中国汽车展示空前的爆发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突飞猛进。
长期以来,汽车被视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它的发展肯定会带动整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上升,产生连锁效应。从钢铁到电子,从轮胎到玻璃,都会改变整体工艺水平,也改变国家的经济体质。更不要说汽车业对金融的影响,那些申请汽车贷款的新车主,成为金融业的新血脉,刺激景气,也刺激银行业的蓬勃发展。
但中国汽车业后发先至,也是靠公路建设先声夺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九纵十八横七放射”,跃升全球第二位,并且估计会在十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也和当年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蓝图吻合;正是这样的前瞻性计划,刺激了汽车业急速发展的预期心理。
这也刺激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是个人自由的延伸;在中国这样拥有广袤大地的国家,汽车的威力可以发挥到极致。那些“小资”在假日开车“远征”,在网上组成“车友会”旅行,已经是中产阶级不断追求的时尚。
但中国的汽车梦不能只是跟随着美国的轨迹。十三亿人口有一半都要开车的前景,很可能是能源短缺的恶梦。中国的汽车,不能重蹈底特律滥用能源的覆辙,而须全力开发电动车,或是拓展其它能源,否则有车缺油,将会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担,也将是全球战略上的软肋。没有汽油的汽车,只是一堆豪华的废铁,成为时代的叹息。
因而中国的汽车梦也是一个“范式转移”的挑战,梦中有梦,要开往美国和其它先进国家从来没去过的梦想驿站﹕既要有个人的自由,也要追寻环保;既要刺激经济,也要节省能源。中国汽车今天靠巨大市场的规模经济,可以后发制人,是否明天也可以靠巨大市场规模经济来建立环保汽车?再次后发先至,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
开一辆没有污染的汽车,就从今天中国的梦境出发。(邱立本)
作者:
邱立本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