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涛与奥迪品牌组成了相辅相成的一对儿。他协助奥迪品牌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正因为奥迪项目,于秋涛的职业生涯变得丰富而多姿——这正是典型的一汽-大众奥迪一代。
于秋涛笑言自己有了“职业病”。不管遇到什么人,和人聊一会儿,他就变成了“说客”。“前不久大学同学聚会,说着说着我就劝他们,买车得用奥迪,那车适合你。”
实际上,已经很难只是用职业敏感来解释于秋涛的行为。这个从清华毕业的高材生,走出校门至今,16年来他已经把自己和一汽-大众奥迪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这个企业和它所代表的品牌,构成了于秋涛工作和生活的大部。
作为一汽-大众奥迪平台高级经理,于秋涛负责的是所有一汽-大众的奥迪产品,包括从项目的科研、选型产品,到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以及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对于奥迪A6,他不仅非常了解,而且有了特别的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奥迪项目,使于秋涛的职业生涯变得丰富而多彩。从进厂开始的普通规划员成长为奥迪平台高级经理,于秋涛代表的正是典型的一汽-大众奥迪一代。
开辟先河
1993年,清华大学汽车工业系毕业的于秋涛来到一汽-大众,幸运的是,作为整车装备车间的规划员,于秋涛有机会参与企业的重大项目。1995年,一汽-大众决定首先生产奥迪C3[综述 图片 论坛] V6,也就是奥迪200,于秋涛作为总装规划员也参与其中。从1996年开始,一汽-大众开始与德国奥迪就奥迪C5[综述 图片 论坛]项目的科研和引进进行初级谈判,于秋涛在其中负责总装方面的谈判,也更多了解了专业信息,对C5的加长也就是二次开发,与德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最终成功说服奥迪总部,针对中国市场提出加长车型。
作为项目总规划师,于秋涛对于A6国产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当时心里还真是有个问号:这么高档的一款轿车,在中国这样的土地上生产,我们能不能做出来?我们的经验能否做到?尤其特殊的是,这个产品在当时我们把它叫活车,具有生命力的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此之前,在奥迪C5之前,我们生产的是奥迪C3,以及大众品牌的捷达[综述 图片 论坛],这几款车相对来说是上一代的车型,而从奥迪C5这个产品开始,我们是跟欧洲同步生产。而同步带来的问题是,从生产到销售,从订货到物流,方方面面都是挑战。说实话,当时我们确实有些没底。”
现在回望当年,于秋涛和他的同事如履薄冰,特别是在与德方沟通对C5加长的时候,这个更是成为中德合作伙伴争论的焦点。于秋涛表示,作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我们清楚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上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90年代的中国,90%的汽车拥有者出行时是坐在汽车后排的,因此宽敞的后排空间尤其重要。因此,中方提出了对A6加长的要求。但当时德方根本无法理解, A6作为大众集团当时惟一的行政级高档车,后排空间也已经足够用,中国人为什么需要那么大的后排空间?更何况,对原型车加长意味着要动轴距,意味着二次开发,必将随之产生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
“当时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从我们提出加长的想法,到讨论、可行性验证,再到最后确定方案,一共用了20多个月的时间。”于秋涛回忆道,“加长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从中间切开,加上一段’就可以了。为了保证加长后车辆的美观、安全、性能等等方面,我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本土的二次研发,历时近3年时间。”为保证车辆的国情适应性和可靠性,一汽奥迪对C5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这不亚于测试一款全新车型——路试里程[综述 图片 论坛]超过10万公里。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到炎炎夏日的海南,再从空气稀薄的高原到气候恶劣的西北,路试的车轮跑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气候、路况和油品。
后来的故事变得简单,加长了90mm的C5国产后大获成功,德国人对一汽敏锐的市场判断力有了深刻认识。在接下来的车型上,一汽方面不需要再费力气去说服德国人,德国人反倒会主动地征求一汽意见,看如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10年过去后,事实证明,只有拥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只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我们成功地引进了奥迪A6的两代车型,也开辟了高档轿车专门根据中国用户需求进行二次研发的先河”,于秋涛说道。
挑战权威
加长风波结束后,于秋涛的压力并没有丝毫减轻,摆在他面前更大的难题出现了:对于此前基本没有高档车大规模量产经验的一汽制造体系来说,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万无一失?如何协调好中德双方的生产协作?千头万绪,极大程度上考验着于秋涛和他同事的智慧与耐心。
“在我们造生产线的过程中,确实感觉到我们此前没有发现的细节。在我进入一汽-大众开始和德国人打交道时,就发现德国人普遍追求细节,作风踏实,非常敬业。而在与奥迪合作的时候发现又上了一个层次。由于高档车的特殊性,很多环节我们没有经历过。虽然我们在1996年时就开始接触C3,但远没有C5那样复杂。基本可以说,我们是白手起家,这也是当时我们在生产时遭遇的最大的难度”,于秋涛向记者说道。
“第二个难度就是,C5在中国加长后,有些东西我们就不能照搬照抄欧洲的经验了。轿车在加长开发之后,很多是整体重新匹配优化,所以我们在生产线上发现的问题时,一方面要参照欧洲的基础,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多次的研究,光抄就不行了,我们自己还要下点功夫。”
“第三个难度,这个产品和欧洲是同步了,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一汽-大众之前生产的从捷达到C3,都已是欧洲非常成熟的车型。可以说,在上世纪90初期,在中国都没有过一款与欧洲同步的产品。从C5开始,我们生产的是一款所谓的‘活车’。‘活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它还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难度在于,随着技术更改,我们还不许保持生产的稳定性,这个难度很大,因为技术更改都有一定周期性。”
种种难度叠加在一起,最开始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和谐。对于中德双方来说,一边是没有什么高档车制造经验但热情饱满的一汽员工,另一边是满腹经纶又高傲自负的奥迪专家。“问题在于,专家们的理论往往是从上往下走,而我们从实践中来从下往上走,这种感觉不一样。后来他们感觉确实和我们打交道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也觉得中国人确实挺聪明的,很多技巧的东西,他们也没有想到。”
“到后来,就变成我们的意见在权威性上甚至超过了他们,因为我们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能力也在提升,在很多方面现在可以说是我们先提出方案,再把他们的经验加进来一起完善和优化。可以说,我们已经从最开始的学生变成成熟有经验的工程人员了。”
“镀金”长春
A6项目10年国产,除了获得可观社会影响力和市场领先之外, 更大收获在于培养起了一代堪当担任的企业中坚力量,这对于中德双方来说都是如此。
于秋涛介绍,奥迪总部似乎对那些曾经参与中国项目员工格外垂青。“可以这么讲,在德国,很多参加过中国项目的奥迪人现在都得到了提升。即使是以前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很多人也在这几年被任命为经理。对德国人来说,来中国一趟回国后大多提升得很快。”于秋涛幽默地表示,“这也算是一种‘镀金’吧”。
“每3个月时间,我都会组织一次在中国的项目会,德国奥迪总部会派一个专机过来,所有项目组的成员都会参加,总裁级领导,比如生产和采购总裁也必定出席。在这个会议上你会发现,曾经参与中国项目组的成员,包括曾经负责产品、规划、项目控制、质保这些人,现在全是经理。人还是这些人,这么多年了这个团队成员也没什么变化,但很多人的头衔早已换了两三次了。”
中国项目就像是一块吸铁石,吸引着最优秀的精英加入。于秋涛透露,据他了解,奥迪总部不少德国人也跃跃欲试,准备到中国参与一汽奥迪项目。“应该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大部分人都觉得参与中国项目非常有意义,他们甚至觉得可能比在德国还充实,而且空间大。因为在中国,一汽的人与德国人相比,虽然了解事物的深度没有他们深,但宽度肯定比他们广。在德国,他们可能是普通员工,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生产技术,但是在中国可能负责的事务则多很多。来中国后,他们作为一个核心的协调人员,一群人在支撑着他,这样无形中他就变成了一个核心人员,相当于一个组织者、领导者,慢慢就把这个人给锻炼出来了。
所以当这些人回到德国做经理人员测评的时候,通过率比本土员工高很多。毫无疑问,中国项目对于他们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德国人愿意到中国来的原因”,于秋涛介绍道,“那就是中国项目比较受到重视,在华德国员工经常能获得高层领导的表扬或者接见。”他继续说道,“在长春我们们每3个月开一次高层会,很多高层领导都会出席。对于很多德国普通员工来说,在德国很难有机会见到这些大佬。但在中国则不一样了,到这里他们就有机会了,甚至有可能在总裁面前做汇报,这对他们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一个有趣但是真实的故事是,时任奥迪集团总裁文德恩到长春视察完工作后,一个德国员工把他曾经用过的安全帽非要拿回家去。这名员工解释:“这是我们老板戴过的,我要把它当成最好的纪念品,摆在我家最好的位置上。”
一汽奥迪A6项目让长春变成了德国人的“干部管理学院”,对中方而言,则不啻为培养高档车管理、生产、营销人才的黄埔军校。于秋涛感触颇深的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批人,随着A6项目的发展而成长,很多人已经成为骨干。
“当年我们分配到来那批人,各个部门都有,有搞销售的,有搞采购的,有搞规划的,也有搞产品的。从各自角度来看,这些年每个人都在往上提升,可以说有一半成为经理人员,成为公司的骨干。可以说,过去10年时间,一汽奥迪的人才梯队已经培育完成。”
至善至美
每次出外参加行业会议,都是让于秋涛自信心感到充实的时候。曾经有在竞争品牌工作的同学见到他向他诉苦:“你们那儿才叫企业,我这儿叫作坊,咱们不是一个级别的。”虽然于秋涛也会安慰一番同学,但听到这样的评价,于秋涛乐在心里。
毫无疑问,在经过奥迪系统培训和一汽生产磨炼之后的人才,必定是其他企业最抢手的优秀资源。记者心底盘算:人才流失率应该不会少。然而于秋涛对这种损失几乎没有概念。“因为种流失几乎没有”,于秋涛自豪地说道。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其他企业不具备一汽-大众这样的实力,包括成熟的激励机制。“离开了一汽-大众,他们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且我认为,一汽-大众无论在企业文化方面还是员工职业生涯的培养方面,都非常有竞争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不会有人离开一汽-大众。就拿我来说,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就没有想过要离开一汽-大众。也许有其他公司会更好,但是我总觉得在只有在这里我才会发挥更大作用”,谈到这里,于秋涛语气坚定,没有丝毫迟疑。
对于于秋涛来说,作为项目规划的主要负责人,在一汽奥迪项目工作了10多年,看着大街上的奥迪汽车越来越多,工厂车间从小变大更趋现代化,他的内心必定是充实且喜悦的。他真诚地说道:“回首这些年,还是有很多感慨的。一方面觉得这些年自己确实还是做了一些事情,至少实现了当初没有出国留在国内的一种愿望,即为中国汽车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想法,可以说有一点点成就感。”
“另外更重要的还是觉得责任感更强了。看到企业如今发展到这么大,一汽-大众预计一年能够产到60万辆以上,奥迪品牌从原来的两三万辆,到现在一年超过10万辆,甚至提出年销20万辆目标,如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难度也越来越大了。尤其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市场上关于奥迪在高档车市场一家独大的评论,于秋涛并不认同。“我们现在并不是孤独求败,现在这么多竞品都在抢这个市场,而且大家都不是弱者,对我来说,这种压力实际上比成就感多得多。”
尽管奥迪在华已取得大幅度领先,但于秋涛似乎没有在半路停下来观赏风景[综述 图片 论坛]的心情,在他脑子里,想的更多的是怎样把厂区填满,如何尽量让产能再扩大,如何使设备运转达到设计标准,这些“琐事”比享受成绩更重要。
“我现在可以比较自豪地说,我们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但是我们还要把这个优势进一步往前推,而且竞争对手也没有停下来,所以这种超越是精益求精,至善至美,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最起码在我,我们的团队,大家都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对产品、对制造的理念,为了这个理念,我们还在努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管宏业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