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史,欧美商用汽车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代表着世界商用汽车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而中国汽车起步比较晚,尽管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是从技术来看,中国的汽车制造技术还不太成熟,特别是在商用车的制造技术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上看,车身(驾驶室)、发动机、车桥和变速器是商用汽车的四大核心总成。这四大总成不仅重要度高,附加值也高,因此,对汽车企业而言,四大总成的自制率和技术掌控程度往往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首要指标。在国外商用车界,特别是戴姆勒、沃尔沃和曼等欧洲商用车巨头们,这四大核心总成几乎百分之百自制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国内商用车界,目前的状况是:因为车身是产品品牌的象征,故所有厂家都自制;发动机的利润率和附加值最高,主要商用车企业均立足或争取自制;对于车桥、变速器,除少数厂家自制外,则一般采用社会资源。
尽管与国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商用车制造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国产商用车技术也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具体来说,体现在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舒适方面,国产商用车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有些厂商生产的商用车,其驾驶室内外设置已完全可同高档乘用车相媲美。
2、安全方面,国产商用车主、被动安全系统性能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3、环保方面,国产商用车在提升发动机动力的同时,各项节能减排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改革开发和加入WTO以来,中国商用车的制造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中外合资的商用车制造企业也不断增加,但是一些关键和核心技术仍然被外资所掌握,导致中国商用车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生产制造技术严重依赖于外资公司,特别是在发动机、变速器方面几乎被外资企业所控制。
现存的主要问题
1、核心及关键技术大多由外方控制。从目前我国商用车生产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开放与加入WTO以来,在我国商用车领域合资企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方手中。中国商用车自主开发能力极其薄弱,任何一项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大多依赖外方,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性技术如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T、AMT)、车桥等领域,中方并未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造成中国商用车领域严重依赖外资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商用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
2、中国商用车大部分领域利润少,研发投入少。由于中方在关键零部件如动力总成、变速器、车桥企业利润较低、研发费少,从而导致中国乘用车自主研发的能力薄弱。而国外企业不仅从整车上获利,并且在进口配套件、技术转让费上也获得大量利润,他们投入的研发费用高,大跨国公司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4%-5%(高的占8%);而中方大多占2%-3%。
3、中国商用车技术人才缺乏。目前,中方在发动机、变速器等一些乘用车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开发新机型经验少,数据库缺乏,同时也缺乏共轨电喷等核心匹配经验和数据,从而在阻碍了自主研发新技术的发展。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