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决定自6月29日起,对来自欧盟的进口碳钢紧固件征收6.1%~26.0%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这意味着,从2008年12月国内紧固件企业递交反倾销申请书;到向调查机关递交调查问卷、参加抽样调查,以及意见陈述,历时一年半的中欧紧固件反倾销大战终于尘埃落定。
频遭反倾销大棒
碳钢紧固件有着“工业之米”之誉,俗称螺丝螺母,是机械基础零件,大到航天飞机、汽车和机械设备,小到桌椅板凳,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该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高新技术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国,近几年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正在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国内该产品生产和贸易企业近1万家,贡献了100多万人的就业率。正当中国紧固件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之际,却频遭国外反倾销大棒,近来更是愈演愈烈。
早在2007年11月9日,我国就遭受了来自欧盟对我紧固件的反倾销打压。2008年11月,中国紧固件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欧盟,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导致每年损失4亿欧元外汇收入、丧失80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1月31日,欧盟对我采取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征收最高为87%的正式反倾销税。同年3月26日,美裁定我国紧固件倾销幅度为55.16%~206%。
12月3日,欧盟委员会以14国赞成、12国反对、1国弃权的微弱优势通过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征收5年最高达87%的正式反倾销税,成为欧盟针对中国的最大反倾销案之一。
这一打击重大。2008年,我国出口紧固件数量为270万吨,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到了2009年,受欧盟87%的惩罚性关税的影响,使得国内的紧固件有近90万吨的数量无法出口,造成全行业出口同比下降了43%,紧固件行业内的设备使用率也从之前的84%一度下降到70%左右。再加上国外厂商不惜以倾销等不正当手段加紧抢占中国国内市场,国内紧固件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行业目前有1/3的企业已经关门,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致使我国紧固件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中方反击露锋芒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反倾销制裁并不是单方面的举措,而是我国争夺紧固件国际市场的一次交锋,同时也是中国紧固件企业第一次选择主动出击,显示了争夺话语权的勇气。此案终裁对中国紧固件产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恢复公平的贸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近期我国外贸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大棒之时,紧固件能率先奋起反抗确有示范效应,有利于为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在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中国紧固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欧盟进口产品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非标类产品,很多国内企业生产不了,征收反倾销税后,虽然进口商采购成本压力增大,但也大大鼓舞了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信心。
但对欧盟进口紧固件征收6.1%~26%反倾销税的裁决,相关企业却表示出失望,根源是因为欧盟自去年对我相关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实施征收77%~85%的正式反倾销税。而美对我国紧固件征收的反倾销税中,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206%。三项对比来看,我国对欧进口紧固件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显得“力度不够”。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永钧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