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数量暴增带来系列“负效应”
2010年11月03日 11:06中华工商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时光荏苒,2011年中国即将迎来入世10周年。正如中国入世谈判小组首席代表龙永图当初所预言的那样,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逐步开放发展,中国将进入汽车社会,成为轮子上的国家。一组数据表明,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崛起的汽车大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内汽车产销超过1300万辆,已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该协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170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新车销量已达到美国的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第一大国。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截至去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7619.31万辆,汽车保有量水平已经仅次于美国(2亿多辆)。200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联储经济学家Edward Prescott预测,到2030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辆;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

然而,另一组数字却令人堪忧。国际公路协会发布的《世界公路统计》表明,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千人乘用车拥有量:新西兰609辆,意大利595辆,德国565辆,法国496辆,美国461辆,日本441辆;而我国千人乘用汽车拥有量不足20辆,其中有千万余辆是连国I标准都达不到的、高污染排放的“黄标”车。

一方面,我国的汽车市场远未饱和,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按保守估计,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能够达到4.9亿辆左右。未来中国的汽车会越来越多,而且似乎势不可挡。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北京市机动车增长速度已超过每年50万辆;另一方面,汽车对环境的破坏将更为明显。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日前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Ⅱ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

分析人士指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汽车拥有量仅占全球的1.9%,但每年因交通死亡的人数却在10万人左右,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成为世界上因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由于大批新手贸然上路,中国的道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数百万新驾驶员闯入城市街道,拙劣的驾驶技能以及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是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但是,道路安全问题没有阻挡住汽车购买者的热情。

虽然中国正在不停地修路,可还是赶不上汽车增加的速度,很多城市市中心经常堵车,有时候甚至会堵上一整天。恶劣的路况在某种意义上使得开车已成为最浪费时间的一种出行方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成为“堵”城,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必须注意到,汽车正在制造一场新的城市危机。汽车越来越多,但汽车轮子却转不动。骑车要比开车快,成为城市交通一大怪。城市道路不足和城市交通管理落后造成大城市交通拥挤,这是我国大城市的通病,对城市居民的汽车消费也形成极大的制约。以北京市为例,每年用于道路建设的资金达20亿元以上,占城市基本建设的11%-15%,大大高于国外通常的5%的比例,市区道路面积平均每年递增4%,但机动车的平均年增长率却高达15%。

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我们不禁要问:迎接汽车社会,中国准备好了吗?

相关报道:

汽车数量八年翻一番 北京首度表态将控制

交通建设难跟上汽车数量增长 道路拥堵严重

第三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公布入选车型数量创新高

江苏汽车“以旧换新”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永剑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